要聞港聞

坦言集:世界等待

今後的戰爭應是消耗戰,更是不對稱的消耗戰。
烏克蘭戰爭是美、俄的國防資源消耗戰,以巴之戰是哈馬斯等以人民生命財產的消耗鬥以色列的消耗,而胡塞武裝的紅海航道之爭,便是以低成本武器對抗高成本的先進武器。不對稱鬥爭的結果,以巴之戰,強者未必勝,弱者以命相搏。紅海航道之爭,則是弱者反過來佔優。無大顧忌,不怕死之命,加上普及的土武器,全球霸主的美國,炸也炸不死、炸不怕也門民兵,多炸一回,美國損耗更大,倒逼出財政危機。縱使一時武器生產可以提升經濟,終不能持久。
以巴之戰、紅海航道之爭裏,最大對手伊朗拒不落場,供應武器,指揮戰役,卻堅守界線,不出兵,逼得美國、以色列亦不敢轟伊朗國境。伊朗的戰略是以地方武裝把美以消耗,自己則蓄勢待擊,可保存非戰爭生產與社會經濟民生的發展,低成本武器對本國經濟負擔有限,但引來美以的高成本還擊。期間伊朗還可觀察戰局,修改戰術,改善武器性能。美伊之間,是另一種不對稱消耗戰。
伊朗等待美以力絀而敗,中國與俄羅斯也同樣在中東等待。俄羅斯在烏克蘭犯了錯誤,被引入局,但迅即改,以堅守佔領而不求冒進,消耗進攻者的軍力、財力,以及士氣;另一方面脫歐入亞,用石油、天然氣銷售來支撐戰爭所需。美國以烏戰來迫使歐洲棄俄取美,能源支出變成美國暴利,戰爭消耗的是烏克蘭與歐盟。但若堅持下去,美國未必可脫身,亦會陷於中東泥沼。歐盟獨力抗俄,將會放棄烏克蘭,與俄談和,使歐俄亦同時脫身,歐盟走回獨立自主之路。俄羅斯不介入中東,使美國無藉口對之再加制裁,俄也不會在烏強戰到底,俄羅斯的消耗便可控制,戰時還有3%以上的經濟增長,休戰時更可提升。戰不敗,不戰更勝,俄羅斯在烏克蘭改採堅守策略,正是消耗美歐烏的力量,由對稱消耗逐步轉變為不對稱。
中國袖手旁觀,戰爭中保持中立,便是打算坐收漁人之利。既從戰爭學習戰術與武器應用新方法,而當美歐俄集中武器生產,中國向全球供應民用產品,左右得利,是最大得益者。
中俄伊以外,全球各國亦等待美國消耗殆盡,停戰讓全球經濟回復正常。在此之前,美歐受困於戰爭,各國可有空間發展,印度的高增長部分也來自這個因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