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棉花棒驚現搶購潮 東呼即應為走塑闢謠

有藥房的膠柄棉花棒被搶購一空。 有藥房的膠柄棉花棒被搶購一空。
有藥房的膠柄棉花棒被搶購一空。
首階段管制4‧22實行 僅禁售膠軸製品
管制即棄膠餐具和塑膠產品將於世界地球日、即4月22日起首階段實施,屆時膠軸棉花棒等即棄塑膠產品,以及發泡膠餐具、膠飲管及膠刀叉等餐具將被禁止銷售及派發。距離實施日期不足3個月,坊間充斥大量錯誤訊息,甚至以訛傳訛,《東呼即應》不但發現棉花棒搶購潮,更有不少市民憂慮誤墮法網。環境保護署強調市場會有相關替代品,而市民使用受管制的膠製用品不會犯法。
4月22日起首階段實施「禁塑令」,例如中軸是膠製的棉花棒。東呼發現市面不少商店和藥房像疫情時般「貨架清零」,有藥房負責人更指部分長者不停回購棉花棒。然而,政府所針對的塑膠製品很多早已有替代用品,棉花棒的中軸亦有紙製、木製及竹製,故市民根本毋須搶購。
不單止坊間傳言,網絡上亦有不少人發貼指斷貨,許多市民更誤信網上謠言。東呼落區了解市民的想法,朱小姐擔心日後用塑膠日用品會犯法,以及日後沒法買到塑膠製的日用品;謝先生現時需要用牙膠堅固牙齒,指日後可能要用其他替代品;平時有用牙線及牙線棒(連膠)的沈小姐則表明現時盡量不買有塑膠的牙線棒,在4月22日實施走塑後更不會用。
市民使用持有即棄膠產品不犯法
現時社會資訊發達,容易出現以訛傳訛,市民誤解不無道理。實際上,管制即棄塑膠的相關條例只規管商戶,市民使用和持有即棄塑膠產品並不會犯法,而牙線棒和牙縫刷未受規管,醫療用品亦不是管制範圍。
業界亦認為市民毋須「瘋搶」。港九藥房總商會副理事長潘啟明對東呼表示,市場除了膠軸的棉花棒或膠牙籤外,其實市場一直有出售紙軸或木軸的棉花棒及木牙籤之類的產品,所以市民不用過分擔心買不到。他又說:「我覺得這是人云亦云,可能他們突然聽到消息,擔心買唔到,所以就先去搶購。」潘又指,暫時生意應該不會有影響,因為現有條例針對的產品,藥房本身有出售數種不同的製造物料,所以應該沒有太大影響。
實際上,有不少市民支持走塑。關女士指用太多塑膠會破壞生態,她早已改用木製牙線棒;張先生表明個人較環保,少用膠製品,又認為膠類日用品可用紙品代替,現時亦有部分飲筒用紙來代替。
紙木竹製中軸棉花棒沒有受影響
針對首階段走塑的措施,環保署回覆東呼查詢時指,4月22日開始受管制的塑膠產品,全都在市面上已有成熟的替代品或不是生活必需品,又重申並非完全禁售棉花棒,而是針對中軸是塑膠製造的棉花棒,而日常看到中軸是紙、木或竹製的棉花棒則完全不受影響。另外,市民常用牙線棒和牙縫刷仍然可以購買。
在新法例下的管制計劃並非針對一般市民,法例只針對業務過程中製造、銷售或供應相關產品的行為,一般市民並不會因購買及使用某些即棄塑膠產品而觸犯法例,舉例來說,購買外賣的顧客並不會因使用了受管制餐具而違法。
環保署又強調明白改變要有一個過程,業界需要時間調整業務運作,政府會把「禁塑令」實施後首6個月定為適應期,而在適應期過後,當局仍會以教育先行及風險為本的執法模式,針對屢勸不改的「違法黑點」採取執法行動,環保署亦會設立熱線解答市民和業界查詢投訴及舉報。
原本擺放牙線棒的貨架,都貼上「暫時缺貨」的標示。原本擺放牙線棒的貨架,都貼上「暫時缺貨」的標示。
原本擺放牙線棒的貨架,都貼上「暫時缺貨」的標示。
木軸棉花棒比膠軸棉花棒更環保。木軸棉花棒比膠軸棉花棒更環保。
木軸棉花棒比膠軸棉花棒更環保。
市面有不少紙軸棉花棒出售。市面有不少紙軸棉花棒出售。
市面有不少紙軸棉花棒出售。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