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輔導青少精神健康 大量積存個案 「3層應急」見步行步 教界促長遠規劃

校長會認為當局應改善制度和配套,包括檢視考試制度。 校長會認為當局應改善制度和配套,包括檢視考試制度。
校長會認為當局應改善制度和配套,包括檢視考試制度。
【本報訊】青少年自殺問題嚴重,去年15至24歲的青少年自殺率創歷史新高,至今更未見有遏止迹象,情況令人擔憂。當局日前表示「3層應急機制」將延長至年底,又推出加強支援學校及早識別有較高自殺風險學生的新措施,惟短期應急措施面對於積存的大量精神健康個案,難以妥善有序地跟進輔導和復康服務,中學校長會認為政府有需要作更長遠規劃。
學業負擔社會氣氛高壓
中學校長會執行委員會指學生面對的成長問題涉及不同因素,專家及學者均指出,一些輕生學童的遺書及相關研究顯示,部分個案的成因與2019年社會運動及歷時約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關。新一輪青少年輕生的個案數字持續上升,並呈現年輕化趨勢,部分個案屬隱蔽衝動,並從未向人求助,這些年輕人的自殺方式亦較致命性,可在毫無預警下便結束生命。
校長會建議,需要強化監測和應急的機制,指出「3層應急機制」難應學童精神健康所急,當局應盡快檢視學校和相關持份者意見,以助建立可持續的應急機制。
另外,亦應善用和結合現有衞生署的學童健康服務,研製符合青少年發展的心理健康測評工具,加強心理健康監測,盡早介入和支援。
校長會又認為應改善制度和配套,包括檢視現有課程、考試制度,以及大學收生要求,致力改變過分側重學業成績的風氣,減低過高的學習壓力和負擔,另外應創造更多師生相處時間,讓教師與學生建立緊密和信任的關係,使教師能適時輔導和扶助有需要和困難的學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