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做足配套宣傳 建立走塑文化

管制即棄膠餐具和其他塑膠產品的法例將於4月22日實施,首階段將禁止銷售和免費供應即棄塑膠餐具及部分即棄塑膠產品。近日出現市民搶購棉花棒、牙線棒等膠製日用品,商店存貨一掃而空,有市民更走訪多區才能買到。事實上,新法例下只禁售膠柄棉花棒,市民大可改用木柄或紙柄的棉花棒,體驗相信分別不大;至於牙線棒更非現階段管制範圍,市民實在毋須搶購。而搶購潮正反映政府宣傳未到位。
政府早前押後推行的垃圾徵費,連同「走塑」的相關法例,本身都是在今年4月實施,兩者皆在法例生效前幾個月,才受市民關注,繼而提出一大堆疑問。綜合兩次經驗,筆者估計與法例早期宣傳主要集中在商界等持份者,面向公眾的宣傳較少有關。然而環保相關的法例始終都與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涉及市民要改變生活習慣,需要市民了解及配合。但當市民發現條例即將生效時,已剩下幾個月,對條例內容不清晰,又或者道聽途說,被錯誤訊息混淆,令政府之後的解說更困難。
今次搶購潮後,當局經不同渠道釋除市民疑慮,推出「截塑」專題網站公布資訊,並在政府社交網站平台「添馬台」發圖講解,值得肯定。我認為當局有必要檢視目前針對公眾宣傳的方式及手法,要根據市民日常接觸訊息的社交平台和渠道,調整宣傳方向和策略,將資訊以更簡潔易明的方式向公眾宣傳解說。
塑膠用品方便又經濟,用途廣泛,據統計,香港市民每日棄置的垃圾中,有兩成是塑膠。港人依賴塑膠,要「走塑」須透過公眾教育,扭轉習慣,減少使用一次性物品,提高重用及回收率。但本港無論是「綠在區區」或是各類回收便利點並不足夠,當局須逐步完善各類回收配套設施,便利市民回收。
另外,也要引入更多替代品。現時塑膠替代品主要是竹、木、紙,雖然比塑膠易分解,但仍會製造垃圾,仍未做到源頭減廢。事實上,隨着科技發展,一些植物纖維材料、農業副產品等,都可替代塑膠製成餐具等日用品,但這些替代品在香港並不普及或較昂貴,令市民和業界面臨一定的經濟負擔。參考不少比香港早實施「走塑」的地區,都是透過推行「循環經濟」,減少使用、重複使用甚至回收再造資源,把產品設計得更耐用,在物料上對環境更加友善。
全力解說 釋除疑慮
除了垃圾徵費及「走塑」政策,當局還將提交條例草案,計劃2025年起逐步將塑膠飲料容器、紙包飲品盒、電動車電池、汽車輪胎及鋁酸電池納入生產者責任計劃。我希望當局吸取這兩次的經驗,在諮詢及推行環保政策時,不僅向公眾闡述宏大的政策目標和立法原意,更要考慮配套設施及市民的接受能力和時間。在宣傳上亦要及時調整,全力解說,釋除疑慮,令一系列重大環保政策能順利落實,才能順利邁向碳中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