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筆下風雲:哀鴻遍野 無動於衷

本港經濟仍然沒有起色,每天都是恒生指數下跌若干點、業主劈價沽盤的消息。屋漏偏逢連夜雨,金管局日前公布,截至去年第4季末,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宗數達到25,163宗,是2004年第3季以來最多,創19年新高,按季勁升約1.3倍。而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涉及金額,則達到1,313億元,按季上升逾1.2倍。種種數據顯示,樓市已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
日前立法會三讀通過去年《施政報告》的樓市減辣措施,議員紛紛趁機提出全面撤辣建議,認為不應再拖,更無必要拖到《財政預算案》才提出,否則太遲,可謂說出無數業主心聲。
事實上,辣招推出了十多年,過去因為息口低、內地放水,加上住屋始終是剛性需求,以致樓價節節上升,如何加辣也無濟於事。如今市道逆轉,美國激進加息,內地經濟轉趨不穩,住宅供求情況已然扭轉。目前已沒有炒風,再不全面撤辣,難道高官真的想香港樓價跌如回歸前?屆時究竟是人人可以上樓,還是香港全面玩完,還用問嗎?
樓市不振的惡劣影響早就浮現,交投大減直接打擊港府稅收,發展商睇淡後市,不願投資,去年有多達6幅地皮流標,港府賣地收入不達標,連本季度也不敢再推出地皮拍賣。政府庫房乾塘,經濟不景又無法開徵新稅,收入無以為繼,陷入惡性循環,財赤卻不斷飆升,還有大量拓土建屋大計在在需財,可謂一損俱損。現時仍有特區高官聲稱,樓市只是有序調整,樓價仍然高企,還有很多人無能力置業,不知是真心還是假意?若樓價跌至人人可以負擔,退回八、九十年代,幾十萬元便買到新樓,那時候香港將「兜踎」到甚麼程度,想一想也令人不寒而慄。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