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年宵檔 電費竟3倍激增 商戶諗回本頭痕

劉同學(右)及區同學(左)均不擔心市民北上潮。(陳德賢攝) 劉同學(右)及區同學(左)均不擔心市民北上潮。(陳德賢攝)
劉同學(右)及區同學(左)均不擔心市民北上潮。(陳德賢攝)
無懼市民北上潮 有信心人流不少
年宵市場昨日起一連7天在全港15個地點舉行。疫後首次恢復乾貨攤檔,不少商戶均表示對生意有信心,無懼「市民北上潮」,指年宵傳統人流多,又相信談及花市,市民「一定係諗起維園花市,而唔係北上行花市。雖然不擔心人流,但有商戶指攤位的電費較以往高兩至三倍,加上天氣欠佳憂影響收入。
本報記者昨早11時到達維多利亞公園年宵市場視察,發現受天氣影響現場人流不多,但並未影響檔主的心情,不少人依然都落力叫賣。現場亦售賣着不少與龍年相關的產品,如龍年攬枕,更有人推出「轉運機殼」,望協助市民「自救」。
上漲原因「問番政府」
飲食檔檔主馮先生指自己疫情後首次在維園辦年宵,今年租金較以往便宜不少,約6位數字,但電費則貴了兩至三倍,價格更超過租金,直言對他們而言「非常辛苦」。對於電價上漲的原因,他表示不知道,稱要「問番政府」。
電價高昂外,天氣亦欠佳。馮先生擔心難以回本,但他指未有提出促銷安排,因為食材價格固定,而目前在開賣一段時間暫時銷情不俗,本地市民較多,海外旅客亦佔一部分。他又相信即使不少人北上,但年宵傳統而言亦多人流,不擔心會受影響。
「人海戰術」用熱情吸客
除了小食攤外,恢復乾貨的年宵市場亦吸引不少學校擺放攤位。張祝珊英文中學的劉同學指他們因應龍年售賣自家設計的龍頸枕,寓意龍年蒸蒸日上,目前都算受歡迎。至於現場亦有不少學校同樣擺賣,如何從中突圍而出,劉同學指他們學生眾多,將用「人海戰術」,期望用熱情吸引顧客。
被問不少市民北上,會否擔心光顧年宵的人減少,劉同學指暫未感覺人流減少,該校有多年舉辦維園年宵的經驗,因此對北上潮不擔心。她續指逛年宵為多年香港特色,談到逛花市市民「一定係諗起維園花市,而唔係北上行花市」。
蘇浙中學的李同學亦指他們亦有售賣不少的龍年產品,早上11點開檔,亦有不少小朋友光顧,然而她相信天氣不佳,市民對出街的意欲都會下降,對銷情或多或少有影響,期望今年可以至少收回成本價,營業額可以達一萬元。
花檔負責人陳小姐指早上9點開檔,但9點左右未開始有人,稍後時間則陸續多人「嚟行吓花運」,但人流仍不算多,暫時售出約10多盆蘭花,與往年相若,但她坦言不擔心無法追回成本,營業額則要去最後一天才知道。雖然蘭花在內地被列為瀕危物種,但陳小姐認為蘭花亦未因此「特別搶手」。
蘇太指一家人在飲茶後到場,儘管天氣欠佳,不過因為假期所以全家人一同前往。她又指未有特別目標,「睇吓咩啱買就買咁」。
維園年宵早上人流不多。維園年宵早上人流不多。
維園年宵早上人流不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