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基層撐加利得稅 冀派$5000幫補

有社區組織指本港貧窮情況愈來愈嚴重。<br>(曾卓琳攝) 有社區組織指本港貧窮情況愈來愈嚴重。<br>(曾卓琳攝)
有社區組織指本港貧窮情況愈來愈嚴重。
(曾卓琳攝)
【本報訊】雖然全面撤銷防疫措施已約一年,但有社區組織指本港貧窮情況愈來愈嚴重,市道仍然未恢復到疫前水平,而對基層市民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八成受訪者認為財政赤字嚴峻,但逾半受訪者認為如政府削減公共服務開支後,便要節衣縮食應付。有團體建議應向基層人士派發5,000元生活津貼,並增加利得稅、金融相關稅項及博彩稅等。
問卷於1月19日至1月29日期間進行,共訪問461位基層市民。結果顯示,約八成認為政府財政狀況嚴峻,近半同意政府透過調高稅收增加收入。而削減開支方面,逾半認為政府需要檢討資源運用提升效能,約四成認為可以削減政府部門人手。受訪者亦表示,如政府減少房屋、醫療、教育及就業等開支,帶來需要節衣縮食、減少使用公共服務、返回內地使用服務等影響。
面對疫後復常不似預期,七成受訪者建議預算案應向每名生活在貧窮線下及正領取各項社會福利的基層人士派發5,000元「基層生活津貼」,六成多建議向各項福利計劃受助者發放額外兩個月津貼,乃至電力補貼等等。
斥惠民生講一套做一套
梁小姐一家居於劏房20多年,沒有錢買樓,但上公屋未夠資格,指「冇理由為住公屋而唔做嘢」,希望政府可有現金津貼用以繳費及交房租。亦有市民指政府如增加急症室收費,將影響他們就醫,又直言政府指要惠民生,「但係好多講咗出來做唔到」。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指出,在2019年家庭月收入中位數的最低收入與最高收入之間的差距為34.3倍,但到2023年第一季度,兩者差距進一步擴大至57.7倍,期間最低收入家庭的收人亦並未改善,出現疫後「復常」下貧富兩極化的惡劣情況。
有劏房戶希望政府發放現金津貼,用作繳費或交房租。有劏房戶希望政府發放現金津貼,用作繳費或交房租。
有劏房戶希望政府發放現金津貼,用作繳費或交房租。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