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罪案飆升成常態 詐騙之都非虛名

香港在疫後復常的經濟表現不如預期,當一個地方的經濟轉差,罪案必然隨之增加。果不其然,當局公布2023年全年罪案數字,總數超過9萬宗,較前年勁增近三成,令人嘩然。更令人遺憾的是,破案率依然低下,只有約三成一。當局辯稱是詐騙案急升拖累破案率較低,這或許是實情,然而詐騙案成為主流,反映的是當局在這方面的打擊和監管嚴重不足,留下極大缺口。
可以看見,去年全港有90,276宗罪案,較前年大升29%,整體破案率31.1%,撇除詐騙案的破案率則是46.2%。港府解釋,社會復常令罪案數字有所增加,大部分傳統罪案較2022年上升,但比2019年和疫情前都下降,而去年傳統罪案數字仍是維持低水平云云,大有自我解嘲的味道。
其實,撇除詐騙案不談,破案率連一半都沒有,即平均每發生兩宗罪案,執法部門一宗也偵破不到,這是否足以自我安慰、是否可說成傳統罪案數字維持低位,市民自有公論。例如傷人及嚴重毆打案,去年便有3,636宗,較2022年上升22宗;又如盜竊案共有23,135宗,按年上升27%;勒索案更有2,659宗,按年急增45%;非禮案也按年增加209宗。難道這些數字與增幅,仍然值得執法部門自豪嗎?
特別是街頭傷人及毆鬥,幾乎隔三差五就上演,由南亞幫內訌到本地黑幫仇殺,腥風血雨已成香江一景。更不必說,涉及假難民的罪案無日無之,由偷渡到打黑工再到勾結黑幫食大茶飯,打劫打鬥販毒,統統有假難民身影,儼然本港治安的最大毒瘤。
至於各類詐騙案不絕如縷,香港早已淪為臭名遠播的詐騙之都。去年詐騙案共有39,824宗,佔整體罪案44%,較2022年勁增43%。詐騙案當中,70%涉及網上騙案,金額超過90億元。政府對此又是藉口多多,指詐騙案飆升是全球大勢所趨,為了應對有關罪案,去年已推出多項打擊騙案措施云云,是耶非耶?
毫無疑問,詐騙案不是香港獨有,而且大多數涉及跨境詐騙集團,惟當局所謂推出多項打擊措施,顯然是言過其實。不僅網絡釣魚、電騙、網上情緣、求職陷阱層出不窮,單是無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屢屢爆煲,詐騙集團往往輕易得手,已證明當局的法例與監管都未能與時並進,甚至說是一片空白也不過分。君不見,JPEX之後又有HOUNAX,僅這兩個平台涉款已高達十多億元,究竟還有多少同類詐騙平台尚未爆煲、涉款又有多少,想一想也令人不寒而慄。執法部門風風火火拘捕一些蝦兵蟹將之後,完全沒有下文,幕後黑手繼續逍遙法外,打擊措施有沒有效果,證監會有沒有盡好監管責任,寫在牆上。
內地月前與緬甸合作打擊電騙集團,接收緬方移交的3萬多名疑犯,成效顯著,這才是從源頭打擊罪案。本港執法部門不是自賣自誇就是自我開脫,卻沒有從源頭着手斬草除根,香港淪為罪案淵藪,豈是無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