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冰鑑春秋:美國是台海穩定破口

兩度獲得普立茲獎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以《訪問台灣後,我最擔心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為題,闡述了他對台海穩定的憂慮,警告美國必須抓緊威懾與挑釁間的微妙界線,不要因此意外地將自己拖入一場世界大戰。
紀思道在文中稱,美國「大聲」支持台灣的方式增加局勢緊張,而美國本來應試圖緩解大局。2022年佩洛西以眾議院議長身份訪問台灣,表面上是「道義」支持,但實際上卻讓大陸的軍艦開到離台灣更近的地方,從而增加了衝突的風險。
美國的將領、高官不斷渲染台海即將開戰,或強調美國會將台灣武裝成對抗中國的軍事堡壘,不僅對緩解兩岸問題無幫助,還讓北京的疑慮更深。他認為:「我們需要做的是鞏固現狀。也就是中國大陸不會對台動武,台灣也不會被視為永遠滑向美國的軌道。 」紀思道批評拜登逐漸清晰化的戰略是錯誤的,美國不應正式宣告在軍事上支持台灣,這樣不僅會讓台灣認為有美國的幫助而不擔心激怒中國大陸,更會讓台灣放鬆自己的防務。
儘管紀思道仍舊站在美國的觀點,認為應該聯合周邊國家共同協助台灣對抗大陸,但他也提到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給美國人的忠告:「多做少說。」
一直以來,美國只是為了利益挑起兩岸紛爭,不斷的嗆聲刺激北京,卻在給予台灣實質幫助上少得可憐,還逼迫台灣將台積電等戰略產業轉移至美國,正與紀思道希望的相反,那就是在台海問題上,美國是「少做而多說」,要說誰正在讓台海穩定出現破口,除了美國自己,沒有人可以做到。
所以,為了海峽兩岸和平,為了避免讓全世界都捲入一場毀滅性的戰爭,美國人應該閉上自己的嘴,重新思考怎樣才能讓大家都獲得和平。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