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房署感謝東方報道 有助追查居屋炒賣

本報早前曾頭版報道有居屋以「清水樓」作招徠出售交易。 本報早前曾頭版報道有居屋以「清水樓」作招徠出售交易。
本報早前曾頭版報道有居屋以「清水樓」作招徠出售交易。
獨家踢爆 凱樂苑清水樓轉手勁賺400萬
本報早前頭版獨家報道一宗清水樓居屋轉手勁賺近400萬元的交易,令社會嘩然。房屋委員會近日則處理了一宗轉售居屋單位個案,業主最後需全數上繳賣樓利潤。房屋署署長羅淑佩昨日出席2023年終傳媒簡報會時感謝《東方日報》,稱留意到媒體的相關報道後,當局隨即進行調查,並收回單位的出售利潤。有議員指,相關個案有助向外界釋出正面訊息,減少炒賣居屋風氣。
本報去年9月曾報道有關深水埗居屋王凱樂苑一個清水盤單位,原業主於2019年10月以442.79萬元購入,單位未補價,持貨近4年,放盤時最初開價900萬元,最後以838萬元成交,轉手帳面獲利395.21萬元離場,單位升值89%。羅昨雖未有證實該單位是否就是被當局追回賣樓利潤的單位,但她強調感謝《東方》的報道,稱有助當局追查個案,並能收回最多利潤。
被問及會否藉此做更多調查工作,收回違規單位的出售利潤,以填補房委會緊張的財政。羅指,由於此類居屋單位管理屬業主立案法團,與公共屋邨不同,房署不能突然家訪,故難以追尋此類個案,亦不會作為主要開源的手段,但如果傳媒有報道便會作出行動,展開調查。
收回出售利潤 釋訊息遏炒賣
議員梁文廣表示,現時房屋署人手資源不足,加上居屋交投並不活躍,實難以追查同類型個案,若投入人手調查每宗居屋交易亦不符合成本效益。不過,他認為今次被追回全部賣樓利潤的居屋交易個案是有力的訊息,讓市民知道居屋亦有法例監管,不應將居屋僅作炒賣用途。
梁又指,早前房委會延長居屋禁售期後,有助防止居屋丟空炒賣的情況,認為日後會更少同類型案件發生。他又建議房署可研究是否能與地產代理業界合作,若發現空置居屋作炒賣的情況,是否能有機制通知房署作出調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