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掃碼點餐 一成食肆收集顧客資料

鍾麗玲(左)郭正熙(右)講解工作報告及《電子點餐的私隱關注》。 鍾麗玲(左)郭正熙(右)講解工作報告及《電子點餐的私隱關注》。
鍾麗玲(左)郭正熙(右)講解工作報告及《電子點餐的私隱關注》。
【本報訊】個人資料外洩個案大幅上升,創歷年新高。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私隱專員公署)昨發表2023年工作報告與《電子點餐的私隱報告》,在工作報告中,公署表示2023年較2022年的資料外洩個案大幅增加,此外2023年接獲的懷疑誘騙個案相較2022年,也有上升;至於在處理「起底」個案方面,則大幅下降。另一方面,近年新興起的電子點餐方式大行其道,惟公署關注部分食肆會收集到客人的個人資料,建議業界提供不涉及收集個人資料的點餐方式。
去年個資外洩事故創新高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私隱專員)鍾麗玲在工作報告中總結出,2023年個人資料外洩事故增多,較2022年增加近五成並創歷史新高,當中資料外洩事故原因主要有黑客入侵、遺失文件或便攜裝置、經電郵、傳真或郵遞意外披露等,其中黑客入侵的比例超過四成,遺失文件近三成。
惟去年處理的「起底」個案,比起2022年則下降近六成,而所處理的「起底」個案主要原因是金錢糾紛,其次是家人及感情糾紛,分別佔比超過四成和兩成。鍾指出公署於同期向23個網上平台發出378個停止披露通告涉及過萬「起底」訊息,遵從率超過95%。對於「起底」個案總共展開了30次拘捕行動,共31人被捕。
首席個人資料主任(合規及查詢)郭正熙則指出,在《電子點餐的私隱報告》共實測了60家食肆後,發現有食肆會收集用戶資料並進行追蹤。在實測結果中,所有被檢視的食肆,均有非電子點餐方式提供,而在所有使用應用程式進行點餐的食肆,均會使用用戶資料進行用戶追蹤和直接促銷。而使用二維碼點餐的食肆中,有近一成的會收集顧客個人資料。
公署建議飲食業界在客人透過手機點餐時,不要收集客人的個人資料,若需向客人推送優惠或促銷,則需要通知客人並得到同意,且有關收集個人資料的選項不應設置為默認同意。同時制訂明確的資料保留政策,以減少洩漏客人私隱的風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