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借持身份證同鄉開戶 「判頭」式搶飯碗 假難民送外賣 行街紙登記上樓

過去曾有假難民外賣員被捕。 過去曾有假難民外賣員被捕。
過去曾有假難民外賣員被捕。
【本報訊】假難民禍港,政府卻要年燒數以10億元公帑養假難民。外送平台公司欠缺監管,有工會直指有人利用不同渠道協助大批手持雙程證或提出免遣返聲請、不可在港工作的南亞裔人士非法送外賣賺錢,有議員認為要杜絕他們在香港「搵快錢」,不然假難民問題將會「無日無之」,亦有工友指大部分假難民使用電動單車,影響其他從業者,亦留意到假難民住宅登記上樓用行街紙,認為情況不理想。
服務業總工會自由工作者分會主席王師樂指有前線工友舉報,有部分人士利用外賣平台容易入職的特點,使用屬於其他人在網上外賣平台上的帳戶,接取訂單然後送外賣,利用不同渠道協助非法送外賣賺錢。
議員郭偉强形容手法如同「判頭」、「蛇頭」,先由持身份證同鄉及其家人朋友登記成為外賣員,再將手機借予他們接單;或者類似工地「判頭」形式,由「判頭」當外賣員接單,手機截圖訂單畫面發放給旗下的黑工等。他指要杜絕假難民在香港「搵快錢」,不然問題無日無之。王直斥黑工剝削香港合法勞工權利,因他們不可以在香港工作,也有其他福利資源的同時,破壞就業市場模式。
駕電動單車 罔顧安全
工友家寶表示,發現到可移動電動單車大部分駕駛者沒有身份證,住宅登記上樓用行街紙,認為情況不理想,而且使用電動單車的外賣員會被當作「車手」計算,最終經過電腦大數據程序的計算,會推快整個送遞時間流程,導致遵守規則的「車手」外賣員無法依時將外賣送達,部分「車手」外賣員為了準時送餐,甚至冒險衝紅燈,不但違反交通法例,稍有不慎隨時發生交通意外,引致惡性循環生態出現,行內亦對此行為怨聲載道。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