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三寶樹濕地公園「縮水」 質疑新田科技城搶地

政府早前發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時,提出興建濕地保育公園。 政府早前發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時,提出興建濕地保育公園。
政府早前發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時,提出興建濕地保育公園。
【本報訊】三寶樹濕地公園的擬議面積被大幅削減。立法會北部都會區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昨舉行會議,討論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系統的可行性。期間有不少議員均關注新田科技城「搶地」,導致三寶樹濕地公園的擬議面積由520公頃大減35%至338公頃,亦有議員關注「先破壞後發展」的違法發展問題,要求當局解釋。
議員陸頌雄表示,有不少環保團體發現三寶樹濕地公園的擬議範圍內,有多宗「先破壞後發展」的個案,關注當局是否有同樣發現,又稱早於2021年時提出三寶樹濕地公園的建議面積達520公頃,現時減至338公頃的理據是如何得出,並追問當局其他濕地公園的發展時間表。而議員張欣宇則表示,最早公布此濕地公園的計劃時,總面積大約共有2,000公頃,在經可行性研究分析後,現時總面積有多少,以及三寶樹濕地公園的公頃數目大減,當中的詳細差異為何,又擔心新田科技城共有多少公頃屬於濕地保育區範圍。
環境局:520公頃僅概括數字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回應議員提問時表示,一向有留意到環保團體發現的違法發展個案,當中共涉及35個地點、70多公頃的土地,她指政府不同部門均有權力和相關條例去執法。目前規劃署正在20個地點、即39公頃已進行執管及檢控工作;另有5個地點、13公頃暫未有足夠證據和發現有違規發展,但會持續進行監察;有6個地點、共16公頃的土地正在進行調查;剩下4個地點、約4公頃則是位於政府土地上,地政總署正在跟進中。
黃淑嫻解釋,當年政府提出三寶樹濕地公園的520公頃只是初步和概括的建議,未有詳細研究,現時「再深入睇時」,發現當時包括了一些落馬洲邊境管制站的土地、一些其他發展項目用作補償用途的濕地等,故不能「double count(重複計算)」。她又指,濕地公園除要留意數目外,亦要看其生態功能、價值和質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