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清水灣 年幼喙鯨擱淺 疑巨響嚇出水面

清水灣上周五發現年幼喙鯨擱淺,屬本年第5宗鯨豚擱淺個案。 清水灣上周五發現年幼喙鯨擱淺,屬本年第5宗鯨豚擱淺個案。
清水灣上周五發現年幼喙鯨擱淺,屬本年第5宗鯨豚擱淺個案。
專家指生性害羞 絕少近岸暢游
清水灣早前發現逾5米長的年幼喙鯨擱淺,屬本年第5宗鯨豚擱淺個案。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接報到場,發現擱淺喙鯨已死亡,而且嚴重腐爛,派員解剖帶走樣本,相關鯨屍昨日則仍位處原地,被黑色膠袋覆蓋,食環署指已接獲漁護署處理鯨屍的要求。有專家指出,喙鯨生活於深海,而且生性比較害羞,很少到近岸地方出現於人前,可能導致擱淺的原因包括疾病,以及被深海的巨響嚇到而浮出水面。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在上周五(26日)接報,指在清水灣蝦山篤發現有鯨豚擱淺,派員到場檢查後確認,擱淺的是一條身長約573厘米的年幼喙鯨,當時已經死亡,屍體屬第四級的嚴重腐爛,未知性別。基金指上周六(27日)已把喙鯨作現場解剖,並將樣本帶回海洋公園作詳細分析。有讀者向本報透露,相關鯨屍昨日下午仍然位處原地,身上被黑色膠袋覆蓋。
現場解剖 樣本呈海洋公園
基金表示,若發現懷疑鯨豚、鯊魚及鯆魚擱淺個案,應致電1823熱線,並提供發現擱淺的時間、地點、相片,讓行動組能盡快到場跟進;亦呼籲公眾出海遊玩時,切記要帶走垃圾。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副會長麥希汶表示,喙鯨外貌頭尖身胖,多生活於離岸深海區域,加上生性害羞,不常出現於人前,形容對港人而言是較神秘的物種。至於生活於深海的喙鯨為何會擱淺,麥希汶指常見原因包括鯨豚本身有疾病,或被深海發出的巨大聲響嚇到,以致浮上水面避開,但她強調鯨豚擱淺原因很多,難以一概而論。
食環署回覆本報查詢表示,已接獲漁護署有關處理清水灣蝦山篤的鯨魚屍體之要求,署方會繼續與漁護署保持聯絡,商討處理有關鯨魚屍體的事宜 。
今次已是本年度第5宗鯨豚擱淺個案,前4宗均為江豚,於本月7日於東平洲發現、長143厘米的成年江豚屍體為今年首宗,本月20日更發現兩條江豚屍體,均擱淺於清水灣俱樂部,分別為一條身長約134厘米的年幼江豚,以及一條長約142厘米的成年江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