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中法關係發展阻力大

法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外交政策在傳統上有兩大特點,一是追求外交獨立自主,原因是法國自中世紀以來就是歐洲大國,在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故一直以大國自許;二是法國自知國力在戰後急遽下滑,於是致力重建法德軸心,並通過歐盟以恢復法國在世界事務中的大國地位。
不過,法國的外交風格近年也出現一些變化。以中法關係為例,法國長期重視中國,認為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至關重要,有助制衡美國在全球的霸權。但近些年中國崛起,在非洲的一些前法國殖民地與法國有競爭;再加上法國的價值觀和中國不同,近幾屆法國政府和北京交往時經常表現出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以致中法關係起伏不定。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國領導人在日前的紀念活動上呼籲兩國攜手努力深化雙方關係,雖然是官話,卻也是實話。中法都是大國,而且沒有地緣政治矛盾,北京一直拉攏法國,不希望法國一面倒地跟從美國。然而,北京企圖藉中法建交60周年,提升雙邊關係,這個如意算盤並不容易做到。近年中美競爭激烈,已加大法國追求外交自主的難度。而歐盟內部對華立場出現嚴重分歧,亦令法國面臨與其他歐洲國家保持一致的壓力,未來外交只會更倚重跨洋關係,難以推動中法關係改善。
與此同時,法國的外交走向也受困於內政因素。民粹思潮過去十多年在法國壯大,在2022年的總統選舉,表現尤為明顯,儘管馬克龍連任成功,可極右翼勢力候選人瑪琳勒龐也奪得近42%的選票。面對民粹主義勢力的崛起,馬克龍對華政策取向恐怕會日趨保守,包括減少對中國經濟依賴,這無疑會增加中法關係的不確定性。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