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盛事振興經濟 最怕雷大雨點小
得旅客,得天下。疫後全面復常,世界各地無不奇招盡出拚經濟,爭取旅客到訪更是重中之重。很可惜,本港極之倚重的內地旅客,訪港未見踴躍,帶動的消費額亦不如預期。為了搶生意,港府煞有介事宣布成立跨部門統籌協調組,爭取及統籌盛事在港舉行,是否說到做到,拭目以待。
港府表示,香港作為亞洲盛事之都,盛事活動「浪接浪」。單是2024年上半年已有逾80項大型盛事舉行,帶動經濟收益。除了旅發局會主動出擊並成立一站式窗口,爭取更多盛事落戶本港外,港府亦會成立跨部門統籌協調組,推動支持各主辦方在港舉辦盛事云云。
黃婆賣瓜,自賣自誇,向來是港產官僚習性。誠然,香港在疫情前是區內有數的盛事之都,但疫情令香港陷入停頓,加上復常步伐又比其他大城市慢,許多盛事或國際會議早就移師新加坡舉行;更不必說,競爭來自四面八方,就連澳門在疫後也有長足發展,包括大型休閒娛樂設施紛紛開幕,其「演唱會經濟」更是搞得有聲有色,不論是國際級巨星,抑或是本港天王天后,也無一遺漏地選擇到澳門開唱。
日前又有議員提到,美國樂壇天后Taylor Swift宣布舉行世界巡迴演唱會,香港不在名單之上,反觀新加坡繼續獨領風騷,成為亞洲區內唯一被相中的城市。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對此一味耍官腔,認為別人來不來港是「市場決定」,一副望天打卦的態度。結果激起輿論批評,不旋踵政府便宣布成立跨部門統籌協調組,反映高官敷衍塞責,連政府內部也有不滿。
事實上,文體旅局懶於做好旅遊配套,從去年啟德郵輪碼頭無車載客,令旅客怨聲載道已可見一斑。當時楊局長也是一派事不關己的嘴臉,直到各界狠批,才不情不願安排暫時性的接駁交通。至於剛過去的除夕煙花匯演,同樣因為本港運力不足,大量內地旅客無法即晚返回內地,淪為滯港難民,更令香港出醜人前。
正如議員指出,港府舉行盛事應貴精不貴多,亦要搞清楚何謂盛事,否則只是好大喜功;同時必須做好宣傳和配套,吸引高端旅客,令他們賓至如歸。的而且確,吸引高端旅客才是重點,單以享負盛名的「國際七人欖球賽」為例,疫情前的2018年,來港觀賽的海外球迷平均逗留8天,消費額約19,000元,帶動在港消費總額達到3.8億元,這才是名副其實有助本港經濟收益的盛事。港府若一味以數字先行,以為所謂的盛事愈多愈好,卻無視其實際效益有多少,到頭來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白忙一場而已。
姑勿論如何,港府肯主動爭取是好事,惟現屆政府有一個怪現象,就是一味以「量」來自我貼金,卻從來沒有就實際數據、目標和時間表來證明量多就是好。僅是「高才通」計劃,批出的名額無疑是多,但當中有多少高才真正來港就業、貢獻本港卻付之闕如。但願舉辦盛事不會再一次變成濫竽充數!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