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矛盾是誰挑撥 民怨從何而來

港官時常強調香港由亂入治、由治及興,那麼此城理應歌舞昇平,欣欣向榮,事實是否如此呢?從經濟凋敝,樓股插水,移民潮不息,民心渙散,已可見一斑。昨日立法會舉行互動交流答問會,席間有議員說出大實話,直指不少港人均認為當局執法過於鐵腕高壓,甚至予人「親小紅書、遠納稅人」之感,結果卻遭高官反唇相譏,斥為「挑撥矛盾」和「危險」,甚至跟黑暴相提並論。此言一出,令人嘩然。高官理應虛心接受批評,改善施政,如今卻以這種目中無人的態度來回應,誰才是挑撥矛盾,不言自明。
不聽意見 扣大帽子
議員謝偉俊甘冒天下之大不韙,說出不少香港人的心聲。他質疑庫房可能「水緊」,以致執法人員「日夜繽紛贈興抄牌」,以便衣人員「捉」亂過馬路的市民等,高調高壓的執法行為,加上高官言行,往往予人「親沒有納稅的小紅書帳戶,遠真正要納稅的香港人」的觀感,要求正視問題。然而高官的回應卻令人嘆為觀止,他不認同這番發言之餘,更指摘這些說法是挑撥矛盾,若愛國者治港下仍宣傳不正面、不符合事實的訊息是不應該,直斥謝偉俊所用形容詞危險,只會令人聯想起2019年反修例所用的形容詞云云。
高官將議員反映民意跟黑暴相提並論,實在令人愈聽愈心驚。須知黑暴被定性為勾結外部勢力的「顏色革命」,違反國家安全,這種「大帽子」扣下來,該當何罪?以後還有人敢講真話嗎?何況對於任何不滿政府的言論,一律打成不正面、不實,完全不知自省,當局還有甚麼改善施政的能力?高官口口聲聲要為市民增加幸福感,卻將所有不合心意的批評完全排拒,根本就是粉飾太平,自打嘴巴。
事實上,議員所說的高壓執法,確是不少市民的真實感受。就以打擊胡亂過馬路為例,雖然執法部門事先張揚,出發點也是好,但刻意以便衣人員而非軍裝人員執法,讓市民防不勝防,而且一罰便是2,000大元,對基層市民或長者負擔極大;而一陣風式執法,過後一樣打回原形,意義不大,實在很難不讓人聯想政府「發錢寒」。
誠然,中港關係密切,唇齒相依,本港旅遊業亦急需內地旅客支持,加快復甦步伐,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港官往往重視內地客感受,多於重視香港人感受,推出政策並非一視同仁,也是許多市民的真正想法。例如國泰的毛氈事件、除夕元旦內地旅客滯留事件,港府幾乎第一時間有所回應,並落實許多改善措施。這些做法無人說不正確或不必要,但當港人有所訴求,港府又有沒有以同等力量即時回應?不但沒有,更可能一如謝偉俊的發言,被打為不實或危險而不予理會,港府變成「一言堂」,市民敢怒不敢言。
市民訴求 置若罔聞
就以去年引發不少風雨的啟德簡約公屋選址爭議為例,小業主窮畢生之力在當區置業,當然在意樓價問題,不料樓市下行,簡約公屋加劇樓價下跌,小業主不滿和反對正常不過。惟港府一意孤行,連聽都不聽小業主心聲,堪稱大石壓死蟹。又如觀塘工廈一家被指為「黃色」的食肆,因違契而被地政總署執法,最終結業。儘管有關食肆的確犯了法,但全港工廈食肆千萬家,家家都是違契,為何獨是這一家被盯上?若說當中不涉政治原因,相信沒有甚麼人會信。更不必說,港府大幅調高亂拋垃圾和阻街罰款,偏偏自己卻無認真搞好衞生,衞生黑點有增無減;至於原定4月1日實施的垃圾徵費計劃,更因為官員解說不清,甚至胡言亂語,而要匆匆推遲執行日期,這不是自製矛盾是甚麼?
再說,本港樓市插水,跌無止境,弄致人心惶惶。當中央也推出海量救市措施,帶挈本港恒指止跌回升,港府面對不絕於耳的「撤辣」呼聲偏偏置若罔聞,拖拖拉拉不肯出手,任由市場不斷萎縮,負資產不絕於途,又算不算挑起矛盾呢?遑論困擾本港治安至深的假難民問題,外界要求港府退出國際公約或設立禁閉式難民營,呼聲一浪高於一浪,何曾被高官聽進耳內?有口話人冇口話自己,叫全港市民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最新民調顯示,受訪市民對社會狀況滿意度偏低,尤以經濟狀況只得負36%,較上次調查再下跌5個百分點為甚,更有45%受訪者對前途沒有信心。港府再不認真聆聽民意,虛心接納批評,所謂的長治久安、良政善治不啻是自欺欺人,只是皇帝的新衣而已!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
人人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