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找換店跨境匯款捲罪案 去年逾百宗求助

【本報訊】年近歲晚,不少市民或會北上度歲,惟選擇匯款途徑須小心,否則可能令帳戶被凍結,得不償失。有工會去年接獲130宗涉跨境匯款的求助,事主多因找換店選擇的第三方帳戶涉及罪案,而令其帳戶及資金被凍結,有事主甚至惹上官非,被內地公安機關傳召調查。議員建議,市民循合法合規渠道跨境匯款,若通過找換店進行匯款,應保留證明文件,又促請海關加強對持牌找換店的監管與執法。
李先生去年2月透過找換店兌換26萬人民幣,並匯款到自己在內地的銀行帳戶,打算購買內地房產,卻被兩度凍結其內地帳戶,銀行告知其帳戶涉賭場犯罪案件,被貴州公安局凍結,其後更被要求本月前到貴州公安局交代。
有事主被內地傳召調查
李先生翻查流水單發現,找換店曾透過多名人士的帳戶進行匯款,要求找換店提供匯款去向證明卻被拒,目前已向海關舉報。
另一位事主周先生則於去年10月19日透過本港找換店兌換8萬人民幣,並匯款到自己內地銀行帳戶,惟翌月發現帳戶被凍結,雖然已按公安要求提供相關文件,但帳戶至今仍未獲解凍。
議員黃國表示,據了解,目前找換店多以「對數」方式匯款,找換店收款之後,通常會再通過其內地銀行帳戶,轉帳到收款人的內地銀行帳戶中,但找換店有機會使用第三者甚至涉案或非法的內地帳戶,收到匯款的收款人帳戶就會被列為關聯帳戶,可能被公安部門凍結。他呼籲市民,若通過找換店跨境匯款,則應保留收據等交易證明文件,以應對銀行帳戶被凍結的潛在風險,並促請海關加強對持牌找換店的監管與執法。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