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救市失策高壓執法 民怨激化隨時爆發

政府早前「減辣」,但樓市仍交易量少。 政府早前「減辣」,但樓市仍交易量少。
政府早前「減辣」,但樓市仍交易量少。
樓股巨債 公共加費 日夜抄牌 年關難捱
為刺激經濟,政府強調要推動盛事經濟,兼且18區舉辦日夜繽紛活動,希望將人氣變財氣。但有議員指民間氣氛、市民心情直接或間接會影響盛事受歡迎程度,批評政府近期高壓執法,日夜抄牌,兼且公共服務擬加價,政府觀感上予人親「無納稅」的「小紅書」、遠「納稅」港人,又斥政府救市政策「後知唔覺、唔湯唔水、失焦錯判」,讓市民股、樓、債損失慘重,不但未能為市民雪中送炭,更不斷製造民怨民憤,建議政府應增加退稅寬免、削減苛捐雜稅。但政府回應時強調反對挑撥矛盾的說法,反指該議員的形容是「迂腐、危險」的態度,令他想起2019年「黑暴」所用的形容詞。
心情繃緊 冇癮共享盛事
議員謝偉俊昨在交流會上發炮,指不知是否近日庫房「水緊」,執法人員「日夜繽紛」贈興抄牌、「便衣」潛伏活捉無嚴格遵守規則過馬路的市民、重罰食肆阻街、「全天候車輪戰」打擊書店、廣大工廈食堂等,他指這些高調、高壓執法行為,加上政府施政觀感上讓部分香港市民有親「無納稅」小紅書、遠「納稅」港人的感覺,持續激化官民矛盾,令社會氣氛、市民心情變得繃緊、沉重、「冇癮」,因而難以投入、共享盛事。
經濟頹勢難挽 退稅免問
他又斥政府救市政策「後知唔覺、唔湯唔水、失焦錯判」,讓市民股、樓、債都損失慘重。且年關將至,當局似乎未能雪中送炭,「退稅免問」,但「差餉就照加」;加上官員解說理虧,但仍諉過於民的垃圾徵費,不斷製造民怨民憤。詢問政府會否檢討被指濫罰「搶錢」高壓執法,讓更多市民覺得政府是真正重視納稅港人意見、增加退稅寬免、削減苛捐雜稅,藉以紓緩民怨民憤,緩和法家治港、嚴刑峻法下的社會氛圍,令市民能有較輕鬆愉快心情,社會有較和諧氣氛。
港府反指議員態度迂腐
但政府回應時指香港面臨不同衝擊,除政治以外,經濟也受影響,明白當經濟受影響的情況下,市民心情受影響,所以會正確處理應該是提振士氣,做好競爭力,又指不同經濟活動有人流聚集,導致交通問題、噪音問題,政府要恰如其分處理,並同意整體要平衡,但如果「一面偏」,製造錯誤思維,未必是最正確方法。
政府指反對挑撥矛盾的說法,施政需要考慮整體和最大利益,要照顧每個階層每個需要,不應該挑撥地方矛盾,又指這些形容是「迂腐、危險」的態度,政府有責任帶給社會正向思維,希望大家不要將小矛盾變成大矛盾。他又表示,剛才用詞危險,令他想起2019年「黑暴」、「軟對抗和反動力量」所用的形容詞,稱「睇到再有出現的苗頭,就要即刻打擊、制止,唔好助長」。
事後謝偉俊被問到會否覺得港府態度強硬,他認為是觀點角度問題,但都是為香港好,至於內容是否如港府所講「迂腐、危險」,他指由大家判斷。
事實上,近年不少內地網民透過社交平台「小紅書」,發表針對香港的投訴,相關內容均引來極大回響。例如去年除夕維港煙花音樂匯演過後,內地網民批評本港欠缺應急措施,待薄旅客,政府隨即舉行跨部門會議制訂措施迅速回應。早前謝偉俊也就此提出書面質詢,但政府僅指一直秉持「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並透過不同渠道聽取市民各界的訴求和意見,以採取合適安排回應市民,政府駐內地辦事處和新聞處一直有留意內地網絡媒體和社交平台對香港事務的報道和意見,並在有需要時作出回應。
政府擬就公共服務調整收費。政府擬就公共服務調整收費。
政府擬就公共服務調整收費。
早前有消息指政府探討公立醫院多項服務增加收費。早前有消息指政府探討公立醫院多項服務增加收費。
早前有消息指政府探討公立醫院多項服務增加收費。
議員批評執法人員頻密抄牌。議員批評執法人員頻密抄牌。
議員批評執法人員頻密抄牌。
市民對經濟前景不樂觀。市民對經濟前景不樂觀。
市民對經濟前景不樂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