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財赤搵小市民開刀 削消費欲斷港米路

康文署的康體設施自2013年調低收費後,已有11年無調整。 康文署的康體設施自2013年調低收費後,已有11年無調整。
康文署的康體設施自2013年調低收費後,已有11年無調整。
公共服務醞釀加費 東呼即應揭不切實際
面對逾千億財政缺口,港府公共服務醞釀加價,引起外界質疑一味向基層市民開刀,卻不叫停大白象工程。《東呼即應》對比港府帳目,加價所得收入可謂杯水車薪,專家分析對解決財赤幫助有限,形容目前做法無章法,淪為「理財的數學」;加上樓市、股市不濟,只會徒添市民負擔。有議員亦指目前經濟狀況並不適合加價,恐會產生漣漪效應,當局應優先考慮開源節流。
港府日前表示,現在是時候檢視多年沒有加價的公共服務,當中包括康文署轄下「康體通」收費。說到康文署的康體設施,自2013年調低收費後,已有11年無調整,例如公眾游泳池周一至周五的入場費,統一收17元,室內籃球場繁忙時段則維持每小時120元;至於其他計劃加價的政府服務,例如消防處儲存危險品牌照費用,過去10年沒有加過價,而每年2,000元的商業登記費,更是由1999年起25年未曾加價。
學者嘲淪為理財的數學
政府收費按通脹調整,本來無可厚非,但如果當局以為向市民開刀,便可以填補財政缺口,明顯是打錯算盤。港官聲稱,政府服務收費只佔撥款很低比例,參考當局帳目,本財政年度赤字或逼近1,500億元,也是連續5年錄得財赤,估計經濟沒有好轉下,未來一樣會「見紅」;再看看政府收費,每年康文署康體設施的入場及租用費收入只有6億多元,至於商業登記費,2019/2020年起以至新冠疫情期間一直豁免,到今個財政年度取消豁免,預算只是為庫房帶來30億元收入,相對過千億財赤,可謂九牛一毛。
這次加價風被指是向普通市民開刀,引起爭議,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認為,公屋租金及公立醫院加價無可厚非,但當局應該要有一套理財的哲學,要有既定機制計算收回成本、檢討成效等,但現時做法淪為「理財的數學」。他指出,公共服務加價必定會對低收入人士構成壓力,加上近年樓、股市表現非常不濟,本港中產財富蒸發了不少,但加價預期僅增加約100億元,相比港府每年約5,000億至6,000億元收入,可謂杯水車薪,對財赤的幫助很小,最終只會影響市民消費的意欲,得不償失。
有立法會議員亦認為,政府現時談加價不是適合時候,當局在其他地方開源節流,完全可以蓋過公共服務收費加價的差距。
議員憂加價爆漣漪效應
議員周文港表示,政府先行加價會產生漣漪效應,帶動其他不同行業,例如水費、排污費加價等,商家亦很可能會將增加的成本轉嫁予市民,在現時經濟不景下,並非合適時機討論加價。他指出,當局現時首要做的是節流,開源方面則可考慮開徵不影響民生的新稅,例如虛擬貨幣交易稅。
財金官員經常強調「應使則使」,倒不如先做好「應省則省」。當局與其一味「打劫」市民荷包,為何不叫停造價近5,800億元、最終結算分分鐘超過萬億元的「明日大嶼」計劃?為甚麼不退出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遣返靠害香港、每年榨取庫房超過10億元的假難民?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