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原發性脊柱側彎 揭基因變異病因

脊柱側彎可導致各種併發症,亦會造成外觀問題。 脊柱側彎可導致各種併發症,亦會造成外觀問題。
脊柱側彎可導致各種併發症,亦會造成外觀問題。
兩醫學院合作重大發現專襲青少年證有藥改善
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AIS)是最常見的脊柱畸形,本港有3.5%青少年患上此症,會影響心肺功能及造成外觀問題。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原發性脊柱側彎主要成因,是「SLC6A9基因」出現變異,繼而引致脊柱側彎。團隊亦利用斑馬魚做研究,發現有藥物能改善脊柱側彎,有助醫學界日後找出新的治療方案或藥物。該重大發現已在學術期刊《臨床研究期刊》發表。
青少年原發性脊柱側彎影響全球數以百萬青少年,本港亦有3.5%10歲至18歲青少年患病。目前AIS成因未明,現有治療方案僅限於脊柱側彎發生後進行治療,包括佩戴矯正器(支架)或手術,無預防和早期干預的方法。
由港大及中大醫學院教授領導的跨學科研究團隊,對合共1,701名AIS患者和3,219名對照組人士進行基因檢測,發現「SLC6A9基因」變異令神經信號的傳遞和協調中斷,以及負責步行或呼吸等自主行為的「中樞模式發生器」失調,引致脊柱側彎。
研究團隊進一步以斑馬魚模型,透過基因編輯技術破壞斑馬魚的SLC6A9基因,模擬人類AIS患者的基因變化,結果顯示,被編輯基因的斑馬魚表現出脊柱彎曲和神經活動不協調,與AIS患者症狀相似。團隊亦在被編輯基因的斑馬魚上測試了苯甲酸鈉,顯示苯甲酸鈉可中度減輕斑馬魚的彎曲程度,有望為患者提供預防性治療。
為研究預防療法創造條件
AIS患者林小姐和羅小姐均於青少年時期患有嚴重脊柱側彎,並曾接受矯正手術。研究團隊陸續發現她們家族中多名成員均患有脊柱側彎,比例分別為61%及50%,這些成員帶有遺傳性SLC6A9基因變異,部分家族成員亦需要接受矯正手術。
脊柱側彎一般於青春期時惡化,可導致各種併發症,包括心肺功能受損、呼吸困難,或有背痛、高低膊、盆骨不對稱,造成外觀問題,有可能影響患者的社交活動和心理健康。研究團隊表示,由於醫學界對病因仍未有共識,因而阻礙了早期干預,今次研究不但揭示導致AIS的遺傳因素,更為研發新診斷方法和預防療法創造條件,期望可藉進一步研究和臨床試驗,革新目前對AIS的治療策略。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