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立會商海岸經濟 文體旅局缺席捱轟

多名議員認為避風塘可帶動經濟活動。 多名議員認為避風塘可帶動經濟活動。
多名議員認為避風塘可帶動經濟活動。
【本報訊】發展海岸經濟需要多方面的安排和配合,立法會避風塘及避風碇泊處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昨日召開會議,討論避風塘管理的優化及如何配合岸上配套發展經濟,但文體旅局卻沒有派員出席會議,惹來議員批評,表示失望和可惜。
實際上,運輸及物流局、海事處和躍動港島南等部門都有人列席會議。議員陳家佩指有關委員會每次會議,都是同海岸經濟有關,對於文體旅局沒有派代表出席,再次表示失望和可惜,又指有關公聽會上好多公眾同業界的意見,與文體旅局大有關係,究竟有沒有發出文件通知文體旅局,而他們又有否回應?她說,除了海事管轄之外,其實議員亦十分關注水上運動,及其相關的經濟效益,這些都是涉及文體旅的範疇。
小組委員會主席何俊賢指委員會已發出文件,由運輸及物流局做統籌和處理,物流局方面回應指,收到公眾意見書有24份,已就相關議題轉交文體旅局,但當中牽涉不少關於海事處管理,例如分區停泊或避風安排。物流局副局長廖振新建議何俊賢直接與文體旅局溝通,何回應表示「都想直接同佢溝通,但冇嚟吖嘛。」
倡避風塘艇上餐飲吸遊客
議員陳學鋒關注避風塘的登岸配套不足,譬如長洲得一條「貓梯」上落,十分危險,詢問局方有否考慮逐個避風塘檢視相關配套是否安全節上落設施。他認為避風塘可發展經濟,發展特色旅遊,宜推介細艇接載遊客遊覽觀光,又問及政府會否考慮容許避風塘經營艇上的餐飲服務,如「艇仔粉」之類。
海事處代表回覆指,根據發牌條件,船隻會因應其業務而設置安全規定,若活化避風塘內船隻轉作其他用途,如市民上船購買服務等,只要取得載客船隻第一類還安全規格並通過法定檢驗,漁船在進行漁業以外的經營是持開放態度,若然提供飲食就必須取得相關牌照。陳學鋒指船隻為從事餐飲而向食環署申領有關牌照,必然涉及來去水的處理措施,對艇戶甚為棘手。冀局可「扭鬆少少」,讓艇戶在特定情況下做到如在碼頭取水,而船上污水則先集中,之後再作處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