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龍七公:尊重藝術自由 忌泛政治操作

對於新一屆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被藝術發展局終止資助,藝發局覆函劇協,並公開了部分內容,確認點名說明因為邀請了尊子及蔡玉玲,以及兩位主持人以「紅橋」、「紅線」為話題,是「意有所指、語帶雙關。如果以此手法引起公眾及媒體注意及製造社會話題,本局不能苟同,有必要決斷作出下調資助的決定」。
意有所指 語帶雙關
藝發局又指,作為政府資助的法定機構,有責任確保公帑運用得宜。是次扣減資助乃經由藝發局藝術支援委員會先作審議,再交大會作終極決定,過程中已作審慎討論藝發局給予劇協多年資助的紀錄,以及是次頒獎禮作出不尋常的安排等因素後,所作之決議。藝發局寄言劇協,冀盼會於未來繼續舉行不單止讓業界仝人公認之舞台劇獎頒獎禮,亦為社會大眾欣賞之年度盛事。
藝發局是政府指定全方位發展香港藝術的法定機構,在資源緊絀下,局方對申請資助的項目審批謹慎,對獲得資助的項目有諸如「不能違法違規」、「要促進藝術發展」等要求,以確保公帑用得其所。傳統以來,頒獎禮會邀請行業資深藝術家,或藝發局成員,或政府官員作頒獎嘉賓,然而該頒獎禮近年的一些不尋常做法,似乎偏離了正軌。
去年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以「勇氣」為主題,不少意見指典禮有不妥之處。翻看頒獎禮當天的直播內容,發現大約開始後20多分鐘時,兩位主持人在頒發最佳劇本獎項及介紹頒獎嘉賓、港台前女主持蔡玉玲前,花了約5分鐘以頒獎禮的主題「勇氣」,討論哪些關於戲劇的崗位需要具備勇氣。期間兩人的對話多次提到「嗰條線」,又提議大家有機會可以上台「踩吓」,「感受吓、踐踏吓嗰條紅色嘅橋」。意有所指、語帶雙關,演技固然了得,但似乎陷入「軟對抗」泥潭。主持人炮製社會話題,有煽動製造對立之嫌,作為資助方的藝發局也遭無妄之災,聲譽受損。
誠然,香港是享有言論自由的地方,藝術創作亦享有自由,自然可以批評社會時弊,卻不應太過政治化,更不應淪為某種政治意識形態的工具。事件中,劇協指不理解局方的決定,產生「藝發局政治打壓」的輿論。但事實上,有關典禮的頒獎嘉賓並非如以往的舞台劇泰斗,亦不是贊助機構的高層或政府及藝發局代表,而是與舞台藝術不太相關,且持有相同反建制政治色彩的外行人,如此刻意的安排,確實讓人有把藝術活動不合理地政治化的觀感,與藝發局資助香港舞台劇獎頒獎禮的初心背道而馳。
身兼藝發局主席的霍啟剛回應事件時,指頒獎禮去年「出了一些事」,要盡量降低可能違反國安法的風險。如今藝發局「揸正嚟做」,依規對有關行為跟進處理,決定停止資助頒獎禮,實屬合理和當機立斷。藝術不應陷入泛政治操作,業界與政府亦應多作溝通,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及時糾偏糾錯。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