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企業與發展

幾天前我寫50年代初期中國企業管理體制的爭論,不少朋友感到興趣。可是讀者似不喜歡,所以網上閱讀者比平常少了一半。或許標題企業管理不吸引,特別是在此戰雲密布、衝突頻仍的時期。不過,無論任何時期,都不應該為眼前忘卻過去與將來。現實如佛家所說的三世──前世、今生與未來。三世本是一體,歷史社會的延續不可割離,而世界是多元整體,政治離不開經濟,經濟離不開企業,企業離不開多元化而有歷史淵源的市場和個人。中國在1949年的發展,基礎是經濟,後者基礎仍然是企業,企業的管理體制。
1949年中國工業化的爭議是採蘇聯式的中央集權計劃體制,把有限資源集中利用。從重工業突破管理、技術與資金的限制,抑或採市場經濟,依靠既存的本土私營中小企業,用改造管理來作較均衡的工商業發展。在美國的封鎖下,後者沒法推行,便只有計劃經濟方法。可中國的各方資源人才不足,故此中共建國後在推行中央計劃體制時進行改造。一是中央與地方的二元化,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結構,在中央與地方經濟體內均是自成體系,自給自足,地方經濟依靠政治動員,用人力資源替代資金與設備。
二是多次執行經濟權下放的試驗,更着重地方的發展。甚至1956年,陳雲更提議以國有企業單位的市場經濟來替代計劃經濟,可惜被否決。中共最初30年的工業化成績便是由這樣的二元化發展模式成就,從一窮二白到工業化初步完成。
改革開放之後,實行雙軌制,結果是市場(私營與外資)一軌戰勝了計劃經濟一軌,連私有化後的國營企業和國防工業,也趨向於市場化、資本經營,把原來源自美德大企業管理的國營企業還原為資本主義大企業模式。在管理封建落後的私營企業與加工貿易形式的外商企業夾攻下,三者的競爭苦鬥,在美國轉移市場和中國高儲蓄高投資率推動下,仍然造出近代少有的經濟奇迹。但是,私營企業的問題層出不窮,加工貿易外商撤退,國營企業也難免貪污。
中國正處一歷史轉捩點,要支援復興,企業管理體制要進行改革。一是降低金融化槓桿化趨向;二是超越低成本競爭。前者涉及大企業、科技企業,後者針對產業企業,二者將更着重企業的人才,利潤掛帥的管理體制可以應付嗎?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