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人生地不熟港漂易中伏 11學生被騙840萬

作為港漂的中大生兼校園防騙大使黃瑩瑩分享遇騙案經歷。 作為港漂的中大生兼校園防騙大使黃瑩瑩分享遇騙案經歷。
作為港漂的中大生兼校園防騙大使黃瑩瑩分享遇騙案經歷。
【本報訊】從內地來港求學、工作的「港漂」人數不斷增加,而他們在港不時遇上騙案,且容易中伏。新界南是港漂們的熱門聚居地之一,單單在2023年10月和11月就接獲到15宗牽涉內地學生的騙案,當中11位學生是在電話騙案中被騙了超過840萬,情況令人擔心。
根據數字,單單是2023年首10個月已經有約5萬內地同胞透過申請各項人才輸入計劃而成功落戶香港,另在本港各高校的內地學生也有兩至3萬人,港漂群體在港的規模將會愈來愈大。港漂常見騙案,包括電話騙案、網絡釣魚短訊騙案、網上情緣及投資騙案及購物騙案。
根據過往案件,港漂受害人比較服從權威,不熟悉本港執法部門的運作之餘,亦普遍不知道國內公安不會跨境執法,因此當有假扮公安或本港執法人員的騙徒向他們訛稱其涉嫌洗黑錢或其他違法行為,需要提交個人資料、銀行戶口資料或保證金以便調查時,他們便容易誤信騙徒。
另外,有受騙學生不太願意告知或詢問身在遠方的家人,免得家人擔心,卻往往在繳付騙款之後,問題不但沒有解決,騙徒反而要求繳付更多金錢,因此承受巨大壓力。「港漂群體」往往初到香港,在尚未了解本港文化、法律等的時候,便收到各式各樣的詐騙訊息,容易誤墮騙局而遭受金錢損失和感情傷害。
護港漂計劃 提供防罪防騙訊息
為了有針對性地保護隻身來港、人生地不熟的港漂群體,執法部門去年開始籌辦「護港漂」計劃,聯繫與港漂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各界持份者,向港漂們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帶來防罪、防騙的訊息,如協助舉辦防騙攤位、講座,並於屋苑、院校、宿舍、公司及商場內張貼及派發最新的防騙單張或播放電子防騙訊息等。除了內地學生外,也有內地醫護人員、航空業實習生、內地輸入勞工及科技的專才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