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派兩萬鼓勵生育 當局直言成效難測

【本報訊】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新生嬰兒一筆過兩萬元現金獎勵,為期3年,但外界指誘因不大。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昨通過涉款22.8億元的「新生嬰兒獎勵金」撥款申請。表明反對的議員直指財政困難,政府寧願削減福利,也要慷慨派生育利是。對於有聲音質疑如何評估措施的成效,政府坦言無得「包生仔」,冀以配合多項相關政策的「組合拳」提升生育率。
政府在財委會會議上指香港的生育率是全球最低,平均每名婦女只有0.8個子女,低於南韓、新加坡和內地,又指有關措施乃政府態度和政策的重要突破,希望議員支持。
外界批評兩萬元對生育誘因低,議員陸瀚民建議若今年新生嬰兒數目仍比去年少,可考慮加碼,例如推出累進式子女免稅額,但政府指若推出累進式子女免稅額,政府將每年少收42億元稅款,並非小數目。被問及如何評估成效,政府形容有關獎勵無得「包生仔」,但配合其他項目如優先揀樓等「組合拳」,盼可提升港人的生育意願。
涉款22億 社福界有微言
表明反對建議的社福界議員狄志遠認為措施無助提升生育率,指政府財政困難,可能會調整民生收費,但就慷慨動用22億元派生育利是。他指22億元相當於社福機構被削減資助11年的款額。政府則指不能以今次撥款與削減開支作類比,否則很多政策都不能推行。
身兼行政會議召集人的議員葉劉淑儀,關注港人一旦在外地回港的途中誕下嬰兒,會否可酌情取得獎勵金。政府回應稱,雖然新生嬰兒必須在香港出生是申請條件之一,但政府有酌情權批出獎勵金,一旦收到相關個案,會盡量寬鬆處理。
另一議員尚海龍指按照《基本法》,「雙非」父母其在港出生的小朋友是永久居民,然而「高才通」不被列為生育獎勵的受惠對象,做法並不公平。政府指「雙非」父母不是永久性居民不能申領福利,措施由來已久,因此高才通在港生育不獲獎勵,做法不涉歧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