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日本發展的最大挑戰

本港某立法會議員早前到日本旅行後,高調在社交網絡平台發貼,批評在日本購買電子支付卡困難,聲言「終於明白為何日本經濟蕭條」,惹來網民一面倒負評,紛紛嘲笑該議員嘴巴罵日本,身體卻又很誠實地赴日遊玩。不過話說回來,這位議員的結論其實也沒有錯。
曾幾何時,日本可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工業基礎、製造業、科研能力等重要行業均位居全球前列。但過去30年,日本的經濟表現確實一年不如一年,除了國內生產總值快被德國趕超,跌落到全球第4位,國民人均GDP更已掉至世界第32位,在七國集團中墊底。日前就有日媒撰文,深入探討日本是否已淪為「廢柴國家」。
從國家經濟、民眾所得等多項重要指標的數據來看,日本經濟向下沉淪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且這個趨勢尚未停止,當中最大的原因恐怕和人口有關。眾所周知,衡量一國實力的指標是綜合國力,而人口資源在綜合國力的計算裏面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日本人口過去數十年顯著萎縮,經濟實力自然隨之下降,以致綜合國力也持續下跌。
不得不說,過往日本政府為了消除人口問題對國家所帶來的負面衝擊,也有推出不同措施以提高出生率。但作為主要勞動力的15歲到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前年在日本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卻下降到59.4%,反映政府多年來的努力並不成功。
環顧全球其他國家,若國民生育率不高,往往會輸入移民以解決人口結構問題,可惜日本社會一向排斥外來人,移民從來不是一個好的選項方案,近年日本政府改而從越南、印尼等國大力引進外勞。如果這招也沒有效果,那就意味着日本很大機率將永遠失去國際經濟大國的地位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