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公院急症壓力爆煲 促擴基層醫療疏導

本港公營醫療系統人手長期短缺。 本港公營醫療系統人手長期短缺。
本港公營醫療系統人手長期短缺。
醫科生需求增 兩院校可各多收百人
本港公營醫療系統人手長期短缺,尤其公立醫院急症室被輕症患者「塞爆」,更添醫護人手壓力,長遠亟需培訓更多本地醫生。目前中大及港大醫學院學額均不足300個,兩間院校均表示,未來可加至400個學額,科技大學早前亦稱爭取設立本港第3間醫學院。對於衞生當局早前表示擬增急症室收費打擊濫用,中大及港大醫學院院長均認為,發展基層醫療對紓緩急症室壓力更重要。
目前兩間醫學院的醫科學額均是295個,中大早前表示,期望未來3年能逐步增至400個學額。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指,院方早於6、7年前已開始籌備增加學額,已獲財委會撥款增建教學科研大樓,規模是亞洲最大,期望建成後能夠吸引更多人才。他又指出,增加學額後仍可維持「小班教學」模式,在軟件及硬件上均準備好增加學額,並解釋400個學額是參考外地大規模醫學院而得出,形容並非「神奇數字」,增收多於400個「一定得」,更重要是評估本地醫療人手的需求。
劉澤星:擇優而錄更重要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日前亦表示,學額在過去12年已增加四成,有條件在未來4至5年增至400個學額,院方有經驗應付。對於外界關注港大醫科取錄聯招學生的比例偏低,未能兌現該院多年前承諾,劉澤星認為大學「擇優而錄」更重要。
科技大學早前表示,爭取設立本港第3間醫學院,劉澤星認為,增設醫學院之目的都是為了培訓人才,與增加學額無衝突,陳家亮亦指,會支持增設本地醫學院以紓緩醫療人手短缺,相信每間醫學院均有自己獨特定位。
衞生當局早前表示,研究增加公院急症室收費以打擊濫用,陳家亮分享自身診症經驗,有學生於清晨6時上學前因暗瘡到急症室求診,認為濫用情況存在,又指出於固有觀念,在本港公營醫療系統推行「用者自付」有阻力,對於當局依病人危急程度調整收費的方案,需要更多時間討論。劉澤星則認為,不應只聚焦加價多少,更重要是發展基層醫療,做好預防,亦有助更好運用資源。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