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北都擬議濕地保育公園 逾78公頃遭非法毀損

蠔殼圍遭非法破壞的面積及速度均屬「榜首」。 蠔殼圍遭非法破壞的面積及速度均屬「榜首」。
蠔殼圍遭非法破壞的面積及速度均屬「榜首」。
港府放生破壞濕地行為,保育淪為口號!有團體昨日發表研究報告,發現自政府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意向後,4個擬議濕地保育公園最少有78.8公頃、即面積等同4個維園的濕地遭非法破壞,當中重災區蠔殼圍在近兩年所遭到破壞的面積、增長速度等均屬「榜首」;而三寶樹更有濕地淪為「北都垃圾樂園」,即使團體舉報亦只是「治標不治本」,甚或「放生執法」。團體批評政府對保育濕地「反口覆舌」,敦促政府加快落成三寶樹濕地公園,避免破壞濕地行為擴散。
團體斥舉報治標不治本
長春社聯同綠色和平發布《力保濕地:北都公布後的濕地破壞研究》,提到港府早前推出的4個濕地公園,即南生圍,三寶樹、蠔殼圍及香港濕地公園擴展部分的擬議範圍,在提出北都發展近兩年,已有破壞擴張的趨勢,濕地未保先失。當中蠔殼圍成為最大破壞黑點,區內破壞個案由2021年的7宗,增至去年累計共23宗,而在兩年半間的破壞面積亦由17.6公頃增至36.9公頃,增幅逾一倍。
三寶樹濕地公園更成為率先淪陷的地區,長春社公共事務主任周藹銓表示,因政府去年提出將三寶樹的部分擬議範圍「搶地」予新田科技城後,至少有4個地點遭破壞,涉及面積約27.2公頃,逾半位於濕地保育區內。其中位於新田惇裕路旁的魚塘濕地,早於2014年被發現違規倒泥破壞,至2022年及去年再被發現破壞行為變本加厲,團隊現場考察僅一小時內,已發現至少7架泥頭車疑非法倒泥,更揭發其中一架泥頭車駛入一個私人住宅項目地盤,周形容此地已淪為「北都垃圾樂園」。
執法行動不足變相放生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陳可淳批評,雖然政府屢次在不同地點執法,但相關地點的破壞行為仍然持續,甚至有個案執法行動「執一半唔執一半」,只發出強制執行通知書而非恢復原狀通知書,即毋須非法霸地破壞人士恢復原狀,變相放生破壞。
團體促請政府三管齊下保育濕地,包括加快落成三寶樹濕地公園、為新田科技城重新劃界以及相關部門加強執法,不要令本港淪為「國際濕地遺址」。
團體發布研究報告。<br>(陳德賢攝)團體發布研究報告。<br>(陳德賢攝)
團體發布研究報告。
(陳德賢攝)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