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逾四成受訪者對就業前景不樂觀

【本報訊】本港疫後經濟復甦未如理想,有工會昨公布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有逾40%人對現有職業的就業前景感到不樂觀,另發現「工時長、收入少」的情況未見改善。工會促請政府及僱主採取措施改善就業情況,改善薪酬待遇及工作條件等。
該工會於去年12月至今年1月進行問卷調查,成功訪問3,772名會員。結果發現,逾半受訪者憂慮政府擴大輸入外勞及放寬人才清單會影響就業前景。該調查又發現,「工時長、收入少」的情況未見改善,逾半受訪者每周工時高於國際勞工組織建議,而且近30%人的收入較之前減少。
工會權益委員會副主任林志挺表示,收入減少方面,零售業影響最大,尤其是以銷售佣金為主要收人來源的相關工人最受影響,估計與本地消費減少,以及內地消費模式轉變有關,期望政府日後可多加宣傳本港活動,甚或待啟德體育園落成後多舉辦大型活動,吸引旅客來港,「只要活動啱旅客口味,佢哋自然會嚟」。
工會:外勞壓抑各行業薪酬
議員黃國亦提到,輸入外勞令各行各業的薪酬壓抑嚴重,以建造業為例,近期工人每工公價已有下跌趨勢,坦言現時首批到港的外勞只佔少數,恐怕日後全數外勞到港時影響更大。
對於有消息指,小巴業界相關路線營辦商為早前考牌「肥佬」的4人安排補考,但其中3人再次不合格,黃稱關注外勞技術工到港後的適應問題,尤其是對本港的就業影響和市民安全,強調政府要做好把關,至少要求相關工人需要考牌合格,以符合本港標準,確保服務質素。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