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AI搶飯碗 香港響警號

新年伊始,美國一批科網和金融巨頭企業先後宣布裁員計劃,磨刀霍霍向僱員開刀。譬如,亞馬遜旗下的Twitch將全面裁減電影、電視及匯流平台員工;花旗計劃在2026年底前減少兩萬個職位;Google裁員數百人;環球音樂則會辭退100至300人。這些公司裁員的理由,都是說要將資源轉到生成式人工智能(AI)。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曾經說過,人工智能將影響全球約40%的工作,其中發達國家的就業市場,會更容易受到AI的影響。美企的行動反映AI取代打工仔的步伐正在不斷加快。不過,對香港的基層打工仔來說,一個「好消息」是香港推行AI不見得有效益。此因香港市場小,推行AI規模效應不大;加上很多人從事零售、餐飲、旅遊等服務業,這些行業不太容易被AI取代。
以餐飲業為例,目前香港也有部分餐廳用機械人上菜,但都是噱頭而已。大部分餐廳面積細小,空間有限,機械人的效率肯定不如人手高。而且除非餐廳的規模足夠大,否則只是用幾個機械人,維修保養的成本並不低。不過,格奧爾基耶娃說發達國家的勞工受AI衝擊大,並不是說其他地區就可以萬事大吉,而是情況會更嚴重。因為AI可以迅速推進生產力,從而促進經濟增長、提高全球收入、加劇不平等。不採用AI技術的地區,最終會因為生產力落後,被其他地方搶去市場。
以香港為例,自踏入21世紀以來,在互聯網應用、自動化應用等方面,皆落後於周邊地區,競爭力每況愈下。如今香港在貨櫃碼頭、金融、零售等方面不斷地被搶走生意,某程度上就是當年技術應用落後造成的苦果。香港人以為戰勝AI保住了自己飯碗,實際上卻是整個行業快被淘汰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