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港建國際教育樞紐 倡取回非本地生成本

【本報訊】立法會昨通過有關積極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為香港教育訂立一套全面的戰略發展構思的動議,動議的議員鄧飛指國際社會會來香港投資,但甚少聽聞來香港留學,而香港教育擁有國際一流的水平,但其國際品牌印象與其國際水平並未相稱,建議要從不同範疇層面入手,包括進一步開放高等教育、職專教育和基礎教育的非本地生學額,讓整個教育行業在對外產業化上活躍起來,另有議員則質疑「錢從何來」,倡向非本地生收回成本。
議員籲辦學生公寓
鄧飛認為國際社會會來香港投資,但甚少聽聞來香港留學,他認為政府應編制香港教育國際化的年度報告,分析每年不同教育階段、學術教育和職專教育在吸引外來學生的人數、成本效益和對應的策略檢討;建議港府牽頭,特別是駐外經貿辦,收集有潛質來港留學的國家的教育訊息,精準宣傳;並提供多元化的學生住宿安排和簽證安排,除政府幫助大學覓地和撥款興建宿舍之外,可充分發動民間力量,興辦學生公寓等。
另一議員洪雯則質疑建設國際教育樞紐「錢從何來」,指有議員稱可透過教育產業化賺取收益,然而目前收取非本地生的學費並未收回總成本「更遑論賺錢」,指目前大學只向非本地生收回教學支出成本,並沒有收取科研成本,直言情況並不公平,要求大學向非本地生收取所有成本,以減少納稅人的補貼。
她又指在2023年度教育開支逾一千億,屬政府3大支出之一,過去5年教育支出增加21.6%,平均每年增加4%,然而政府過去5年收入只增加7.1%,平均每年增速為1.4%,即教育開支增幅遠大於政府收入,為政府多年錄得赤字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