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張劍虹今出庭 頂證黎智英

黎智英國安案備受關注。 黎智英國安案備受關注。
黎智英國安案備受關注。
裁定控方專家證供可呈堂
壹傳媒黎智英連同集團旗下3間公司,涉嫌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及發布煽動刊物等共3罪,違反《港區國安法》的案件,昨在西九龍法院(暫代高院)續審。辯方就城市大學法律學院教授王貴國,其控方專家證人證供可否呈堂,提出爭辯。法庭聽罷控辯陳詞後,裁定有關的專家證供與案有關,可以呈堂,同時確認控方毋須證明被告的言行引致制裁措施的出現。控方料今天會傳召首名控方證人出庭作供,即本案認罪被告之一、壹傳媒前行政總裁張劍虹。
黎智英昨穿啡色皮褸應訊。控方稱,預計張劍虹的主問環節需時至少一星期。辯方則透露,「領軍」辯方律師團的資深大律師彭耀鴻下周一(22日)才能出席,但審訊可以在彭缺席下繼續。
辯方領軍大狀缺席至下周
控方早前指,會傳召城市大學法律學院教授王貴國,以專家證人身份就美國對中港官員實施制裁事宜作供,包括解釋制裁的時限、帶來的法律後果等。代表黎智英的大律師關文渭昨指出,王貴國的證供不能幫助法庭了解被告的心態,無助法庭裁斷,認為其供詞與案沒有充分關係,恐怕只會浪費法庭時間。代表控方的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則力陳,有關證供與本案背景有關,並指控方不會依賴專家證供,證明被告的作為,引致制裁措施出現。
法官在庭上稱,本案不涉因果關係,控方毋須證明被告的言行引致制裁措施。由於法官不是外國法律專家,王貴國的供詞可協助法庭了解事件背景。法官強調,被告的言行會否構成控罪下的請求制裁,歸根究柢是由法庭裁斷。法官不會把王的證詞,當成聖經一樣全盤接納。法官在休庭約一小時後就有關爭拗頒下判詞,裁定相關專家證供可以呈堂。
法庭在判詞指,現階段法庭只處理證供的可呈堂性,而非證據的比重,王貴國的供詞可讓法庭在更充分掌握情況下作裁決。如果其供詞並無幫助,法庭將不予理會。
法官強調,香港如何守護法治核心價值,外國無權干預。若外國為影響本港內部事務,而實施或提出實施制裁,則相互尊重已不存在。
涉案4名被告包括黎智英(76歲)、蘋果日報有限公司、蘋果日報印刷有限公司及蘋果日報互聯網有限公司。4名被告同被控一項串謀刊印、發布、邀約發售、分發、展示及或複製煽動刊物罪,以及一項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黎智英另單獨被控一項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
本案共涉12名被告,包括「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及法律助理陳梓華,該兩人已在2021年8月承認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待判刑,此兩人亦將出庭指證黎智英。另外,6名前蘋果高層,包括壹傳媒前行政總裁張劍虹、前蘋果副社長陳沛敏、總編輯羅偉光、執行總編輯林文宗、兩名主筆馮偉光(筆名盧峯)和楊清奇(筆名李平),則在2022年11月承認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罪,將待黎智英案審結後進行求情及判刑,本案部分認罪的高層張劍虹、陳沛敏、楊清奇以及另一名蘋果高層周達權,亦會出庭頂證黎智英。案件編號:HCCC 51/2022
控方料張劍虹今出庭作供。控方料張劍虹今出庭作供。
控方料張劍虹今出庭作供。
聆訊重點表:聆訊重點表:
聆訊重點表: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