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冰鑑春秋:綠大於藍已成定局?

台灣大選結束,賴清德一如預期以40.05%的超低得票率獲勝,立委也呈現三黨不過半,國民黨成為第一大黨,民眾黨成為少數關鍵的格局。乍看這個結果,彷彿台灣基本上仍是藍綠抗衡,只是多了一個游走藍綠之間的白色力量罷了。然而現實卻是,台灣藍綠的版圖已然失衡,藍軍很可能將面臨長期失去執政機會,甚至逐漸萎縮的境況。
上屆蔡英文得票率57.13%,這次賴清德一口氣少了17.08個百分點;上屆韓國瑜得票38.61%,這次侯友宜也少掉了5.12個百分點;兩者相加,再加上上屆宋楚瑜的4.26%,自然就是這次柯文哲的26.46%。這表示柯文哲得到9.38%的中間偏藍選票,17.08%的中間偏綠選票,亦即民眾黨內偏向綠營的比例,大約是偏向藍營比例的兩倍弱。
而在封關民調後,國民黨內參民調顯示,賴侯柯是36:33:30,對比選舉結果,可見在選戰最後,有4%的柯營選票,因為擔心藍軍獲勝而轉移至賴清德,也就是「棄柯保賴」。另一個媒體未公開民調,賴侯柯則是37:34:25,同樣顯示在最後關鍵時刻,有3%原先可能不滿民進黨施政成績,拒絕投票的民眾,最後選擇出來投票,避免藍軍執政。
實際上,柯文哲不止一次聲稱自己是「墨綠」,他的支持者雖然普遍不滿民進黨的貪污腐敗,但對國民黨則是打從心底的排斥。這也解釋了為何「藍白合」談判過程中,民眾黨內阻力重重,最終導致破局,讓民進黨得利。國民黨雖然目前掌握多數縣市,也是立法院第一大黨,但實際上卻已經成為少數,而隨着世代交替,這個傾向恐怕會愈來愈明顯。若是國民黨再不拿出年輕世代可以接受的論述,藍軍的式微只怕就在眼前。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