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強詞有理:老美糾結

美國總統拜登在回應台灣大選結果時重申「不支持台灣獨立」,應該是實話。既想以台制華,又擔心台獨引發戰爭將自己捲進去,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就是如此糾結。拜老頭之前多次口沒遮攔宣稱「協防台灣」,但華府每次都立即出來補鑊,說明美國無意改變戰略模糊。或者更確切地說,美國不是不想改變戰略模糊,近年有些政客不斷叫囂要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只是華府一直沒有底氣。畢竟中美實力此長彼消,中國軍力長足發展,區域拒止能力不斷提升,令華府不得不三思。前年解放軍只是派出一艘055大型導彈驅逐艦,就成功逼退對方航母編隊,美軍知己知彼,豈敢輕易捲入台海戰爭。
由此可見,拜登在台灣大選後第一時間重申「不支持台灣獨立」,雖是標準表態,沒有甚麼新意,但也是為了提醒台灣當局,不要寄望美國為台獨背書。台灣維持不統不獨,繼續充當遏華棋子,繼續購買軍火,最符合美國利益。賴清德心領神會,絕對不敢違逆美爹,為了配合華府政策,在台獨問題上暫時不敢走得太快。當然,這並不表示他會放棄台獨,未來4年即使沒有大動作,也會有各種小動作,兩岸關係勢必愈走愈遠。
關鍵要看大陸的態度。大陸當局一向強調在台灣問題上有足夠耐心和戰略定力,並不急於武統,但如果民進黨繼續挑釁,逢中必反,大陸就不得不有所回應,即使不動武,起碼也會在經貿方面採取一些措施。有台灣學者估計,只要大陸禁止旅客赴台,台灣每年將損失80至120億美元。這還是小兒科,如果大陸取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才是對台灣經濟的致命打擊。
大陸一直秉持善意,不想改變惠台政策,無非想爭取台灣民心。但問題是,民進黨當局壓根兒不領情,反而將對岸的讓利向美國交「保護費」,大陸賠了金錢又受辱,何苦呢?
還是普京說得對,中國通過不斷增長的經濟實力,毋須動武就能統一台灣。實際上台海力量格局早已出現根本性逆轉,大陸牢牢掌握主動權,何時實現統一、採取甚麼手段,一切由大陸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台灣固然沒有條件討價還價,美國也沒有能力阻止。賴清德上台,也許正好促使大陸下定決心,加快統一部署,兩岸到底何去何從,未來4年將可看出端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