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民進黨勝

台灣大選結束,結果似乎每一方都說有利,但實際是哪一方真的得利呢?
總統選舉民進黨勝了,但票數大跌,不如蔡英文上屆選舉的得票過半數。國民黨與民眾黨得票合起來超過半數,由於它們不能整合而輸了。有說民眾黨分流的票主要來自民進黨,因而若民眾黨不參戰,國民黨亦未必可勝,這是無從檢證的假設。這組選民,在上屆大選投向民進黨,今屆不投,實際可有兩個可能,一是基本屬游離票,不是民進黨的鐵票,不滿意便離棄。二是即屬民進黨以往的支持者,卻因蔡英文政府的劣政而捨棄民進黨。
過往的情況是民進黨掌政兩屆後敗選,反映出民進黨是政治動員黨,但對主政沒有能力和主張。蔡英文兩屆執政下,台灣經濟、社會、民生皆衰落不堪,民意反應惡劣,且兩岸關係惡化,前景不穩,選民放棄民進黨似乎是大勢所在。假若民眾黨、國民黨能夠協調合力,相信擊敗民進黨的機會極大。但兩黨分別競爭,給民進黨漁人之利,在選前已明確,此所以賴清德民調領先。然而即使如此,這麼多的選民仍然投票給國民黨與民眾黨,顯示出不少選民是極不滿民進黨。縱使知道最後不會有足夠票數推倒民進黨政權,也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很可惜,國民黨與民眾黨錯失這個奪取政權的機會。
北京說民進黨不代表台灣社會的主流。從票數而言,不過半便不是主流。民進黨長期佔選票四成確不是主流,但也與主流並足鼎立。國民黨或民眾黨選票亦不過半,它們也不是主流。台灣社會便沒有主流,或正處於大變動的階段,變動的方向是甚麼呢?
大選中使民進黨失去立法院的多數議席,論者認為民進黨執政便受制約,這是傳統民主政治的邏輯思維。民進黨是意識形態的政黨,目標是改變台灣的政治與社會,不會安心地依民主政治的規則文化行事。蔡英文兩任重心是去中國化,造就台獨的法制基礎與社會文化。今次面對選票減少,但再有4年任期,自必變本加厲推行台獨,也會跟從美日在東北亞和國際政治方面與北京抗衡。這4年兩岸關係會進一步惡化,台灣內部更趨台獨的政治化。國民黨與民眾黨在立法院能給予制約嗎?
北京統戰台灣多年,結果如此,證明過往政策有誤。今後會否由一個極端倒往另一個極端呢?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