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撥亂反正:和統與武統以外的選項

一如所料,在「藍白配」破局之下,台灣總統選舉由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的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勝出。雖然其得票率並不過半,民進黨亦喪失了在立法院的過半數優勢,賴總一上台便淪為跛腳鴨政府,但這始終是該黨連續第三次贏得總統選舉,執政年期延長至12年,印證了國民黨的衰落和中央對台政策的失敗,與和平統一的目標愈走愈遠。
有部分人認為,近年中美實力此長彼消,美國現正被俄烏戰事與以巴衝突弄得一頭煙,國內的政治、經濟及社會問題亦一籮籮,尤其如果對台灣問題一向態度冷淡的特朗普重新上台,便是中國大陸出兵武力收回台灣的好時機。但現實是中國本身也面對這樣那樣的問題,包括經濟增長放緩,債務危機湧現,科技發展受壓,人口老化加劇,還有愈來愈多年輕人嚮往「躺平」等等,是否真的有足夠的實力、決心和迫切性在短期內武統台灣呢?大家不應被簡單的二元思維框死,和統不成,是否就必然等於武統呢?其實當中還有不少選項。最籠統的就是「不獨不統」,台灣的領導人一日不公開、正式宣布獨立建國,即使事實是朝向台獨愈走愈近,中國大陸也大可視而不見,或繼續只限於口誅筆伐。
就算台灣當局真的宣布獨立,中國大陸除了動武,也可選擇對其施經濟封鎖,甚或像老美那樣,對一些繼續與台交往的國家、企業和個人也實施制裁。這並不等於示弱,而是以時間作為武器,集中精力繼續發展經濟和增強軍力。當中國的政經實力真正超越美國,台灣在遭到孤立下變得民不聊生,遲早會像一些懇求加盟美國的中南美洲小國般,自願尋求與中國統一。當然,這樣受苦的還是台灣的老百姓,而且過程可能比武統更為漫長。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