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小學生用電子產品時間長過父母 易爆衝突

【本報訊】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已是都市人時下讀書及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長時間使用或影響健康,甚至家庭關係。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昨發布一項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家長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與子女的使用時間成正比,小學生更超過父母一至兩小時,反映小學生會受家長的耳濡目染;有逾80%受訪小學生最常用電子產品「觀看網絡影片」,其次「打機」佔60%;而在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下,兩代之間容易爆發親子衝突,年級愈高的學童機會愈大。
該調查由去年7月至10月進行,以問卷方式訪問773位小學生的監護人,包括父母、祖父母等。調查結果顯示,撇除學習用途,小學生日均使用電子產品時間為4小時,假日則增至6小時,多過家長一至兩小時,亦遠超衞生署建議的小學生每日使用電子產品不應超過兩小時。
團體倡溫和溝通 訂使用規範
調查發現,小學生最常使用電子產品「觀看網絡影片」高達81.7%,其次是「打機」有60%,另有過半受訪家長認為子女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過長。女青總主任郭義聰表示,過長的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容易導致親子間爆發衝突,最嚴重例子是小朋友打爛電視機及父母剪斷電線。研究顯示,高年班小學生比低年班小學生,爆發親子衝突的概率更高。
該會表示,家長在發現小孩沉迷電子產品後,過半數做法是「沒收產品」,逾30%家長會選擇「責罵孩子」。現場有家長則稱,小朋友由新冠疫情期間上網課,在擁有自己的平板電腦後逐漸沉迷當中,亦從網上學會「爆粗」,若父母不讓其使用平板電腦就會與家人起衝突,最嚴重試過推撞婆婆。郭倡家長應盡可能用較溫和的方式與子女溝通,並讓孩子較遲接觸電子產品,以及訂立使用規範,做到「先嚴後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