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家長影子女相上傳 逾七成學童不情願

機構指七成受訪學童,不願意父母在網絡上分享其自身資訊。(李志湧攝) 機構指七成受訪學童,不願意父母在網絡上分享其自身資訊。(李志湧攝)
機構指七成受訪學童,不願意父母在網絡上分享其自身資訊。(李志湧攝)
討厭 憤怒 情緒受困 機構籲保護私隱
現時社交媒體盛行,不少家長會在社交平台上,上載與子女的日常生活點滴,除了可與親朋戚友分享,還可以當作生活記錄。但有機構調查發現,超過八成受訪家長會在網絡上分享子女資訊,當中近三成家長在分享前不會詢問子女意願;而超過七成受訪學童,不願意父母在網絡上分享自身資訊,有近三成受訪兒童對此感到討厭,更有近四成兒童對父母不重視其個人私隱的行為感到憤怒。有關機構表示,家長雖願意保護子女私隱,但在行為上卻做不到;呼籲家長在分享子女資訊時,例如相片要去除子女的臉部或其他隱私特徵,並需隱藏學校或家庭地址等關鍵資料。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在去年9月至11月,以問卷形式訪問了793名中小學生家長以及1,094名中小學生。該會的業務發展主任楊智顯表示,家長雖普遍同意網上分享生活日常,會影響子女的私隱,並願意為保護子女私隱改變,但亦有不少家長在行為上不能保障到子女私隱。結果發現,受訪學童中近一半表示,知道父母會在網上分享自己日常生活,受訪學童認為在發布之前要徵詢自己意見,有超過七成受訪學童,不願父母在網上分享自己資訊。
應去除臉部特徵 隱藏家校地址
楊智顯還表示,根據調查統計發現,高收入家庭會更關注子女私隱,摩擦會較少。而中學或以下學歷的家長,會因為資訊分享的便捷,與子女進行溝通也更容易爆發衝突。
該會的協調幹事施文欣表示,理解家長對孩子的成就感到自豪,而希望能與他人分享喜悅,但過分分享子女成長,可能會對子女造成困擾。如果子女不願意將自己資訊公開分享,父母必須將資訊刪除。施文欣還表示,逾四成的兒童會對這種行為感到憤怒,父母這種不顧及子女私隱的行為,或會令子女對父母感到不信任。學生吳承泰表示,不希望父母將自己的「糗事」分享,只希望父母將自己獲獎或是其他正面事迹分享。
助理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吳穎軒表示,父母當下分享的資訊,可能會對子女日後的工作生活造成影響,甚或會被不法分子利用。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呼籲,家長如要分享子女資訊,須盡可能保護子女隱私,例如相片去除子女的臉部或其他隱私特徵,以及隱藏學校或家庭地址等關鍵資料。
不少家長會在社交平台上,上載與子女的日常生活相片。不少家長會在社交平台上,上載與子女的日常生活相片。
不少家長會在社交平台上,上載與子女的日常生活相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