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自成一家:造假成風 日貨危危乎

已有百年歷史的豐田汽車旗下子公司大發工業,去年爆出有6款汽車在碰撞測試中涉及數據造假,以換取在安全測試過關。專家組早前完成調查後,進一步披露該公司有64款汽車及3款引擎涉嫌「廣泛的測試造假」。大發是日本家喻戶曉的汽車品牌,一直致力於小型車輛的製造及銷售業務,這次竟捲入嚴重的造假風波,令許多人大跌眼鏡。
其實,近年日本企業造假醜聞可謂層出不窮,例如川崎重工去年就承認子公司川重冷熱工業公司在過去近40年間涉及約1,950次數據造假;前年三菱電機也承認生產的3,384台變壓器存在數據造假。2021年,日本小林化工則被爆造假40年,以及日立被指品質造假30年。大家熟悉的日本品牌,基本上很多都上過造假榜。
有日媒認為,重視交貨時間是日本企業頻傳造假醜聞的原因之一,但某程度上而言,一系列造假事件更反映出日企已跟不上時代進步,面臨愈來愈大的經營壓力。已故的索尼前首席執行官出井伸之曾經指出,傳統製造業以企業為主導,由企業開發新技術、製作產品,再輸送到市場。可如今的互聯網時代是以市場為主導,企業需要傾聽用戶需求,傳統模式注定要被淘汰。日企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它們無法從過去的製造神話中清醒過來。它們曾經取得成功,不願意放棄原來的管理模式。
另外,日本社會有所謂的「恥辱文化」,給自己制訂一項目標後,就會想盡一切辦法達到。若達不到目標,會覺得無比恥辱。這種恥感文化比中國人的面子文化極端得多,日本人往往會採取各種手段以擺脫「恥辱」。造假行為就是讓他們自我麻醉的毒藥。長遠下去,未來的日企只會不斷走下坡,「日本製造」的信譽岌岌可危。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