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美軍撤走

伊拉克政府決議在境內驅逐外國軍隊,實際目的是讓美國軍隊撤退,終止2003年美國侵略以來的長期駐軍,目的是擺脫美國的控制,重奪本國主權。這樣的背景是伊朗與沙特阿拉伯的大和解,影響是進一步把美軍排除在中東之外,結束鄂圖曼帝國瓦解後歐美霸權主義在中東的佔領與干預,這是特大政經變化的起始,標誌着全球政治開始轉變。
同樣的發展,若能重複在東北亞,對全球政治衝擊會更大。倘若美軍從東北亞撤退,日本、南韓的基地撤銷,美國與日本、南韓的《安保條約》及其他軍事協議,以及美國在韓戰後留駐南韓的所謂聯合國軍亦同樣撤走,東北亞各國便可以擺脫美國霸權主義,改為從自身利益來考慮發展戰略和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形勢便可大變。
一是中日的經濟政治對比已經改變,日本再難有控制東亞的能力和意願。缺乏美國的軍事加持,日本只能與中國合作,從經濟分工協作來追求本國的發展,甚至如俄羅斯那樣脫歐入亞,重新調整它在東北亞及在亞洲以至世界的角色。2018年中日簽署了協力廠商市場合作的協議。若排除了美國因素,這樣的合作將會有更大的發展。日本的財力、中國的生產和工程能力會組成極具競爭力的發展動力。兩國和好,同時可減少相互軍事防範的支出,有助兩國科技與工農業的協作。且兩國人口與經濟規模俱大,聯合起來超越美國、歐盟,協同作用會是歷史少有。
二是南北韓在和解中逐步走往統一,一國兩制也好,聯邦邦聯也好,少了美國作梗,朝鮮民族的強大文化與科技能力便可好好發展,日韓也可在中日、兩韓和解中很好地解決歷史留下的問題。
三是俄羅斯的參與,使中日兩韓可受益於俄低成本的天然氣、石油供應,四國也可一起開發俄羅斯的遠東區和中國的東北。南韓上任總統文在寅在任內曾提出極具野心的東北亞發展大計,用兩韓鐵路連上俄羅斯遠東區和中國東北。可惜任內受各方反對沒法推行,現任總統上台後便不了了之。但文在寅既可提出,亦應代表在南韓政治裏亦有這樣的想法。
美軍撤走,台灣不可能有台獨的發展,台灣反而會變成中日兩韓俄羅斯共同發展的寶地,與香港可成中國在東北亞以至太平洋區的重要國際化重鎮,區域的中心。美國軍隊一走,天下太平,繁榮安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