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患紅斑狼瘡 心臟病風險增4倍

盧家業建議,患有自體免疫疾病者,應每年進行身體檢查。(陳施敏攝) 盧家業建議,患有自體免疫疾病者,應每年進行身體檢查。(陳施敏攝)
盧家業建議,患有自體免疫疾病者,應每年進行身體檢查。(陳施敏攝)
【本報訊】早前有名人疑因紅斑狼瘡誘發心臟病去世。事實上,心臟病並非三高人士的專利,自體免疫疾病亦是心臟病的高危因素,例如紅斑狼瘡患者,患上心臟病的風險可增加達4倍。女性患上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較男性高80%;而一旦患上自體免疫疾病,因心臟衰竭而死亡的風險,較正常人增加近15%。心臟科專科醫生建議,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士應每年做一次身體檢查,並要注意病情是否受控。
自體免疫疾病 女性較高危
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駐院心臟科顧問醫生盧家業表示,自體免疫疾病是指人體的自體免疫系統,誤把體內的正常細胞或組織視作外來異物,從而產生自體對抗的抗體,引起局部炎症反應,甚至誘導細胞、組織、器官發生病變及組織損傷。他指出,由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慢性炎症,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血管內壁會逐漸累積脂肪斑塊,導致血管收窄,以至形成血栓,造成動脈完全堵塞,繼而引致心血管疾病。
同時,自體免疫疾病亦會影響心臟結構,形成包括心內膜炎、心肌炎、心律不正、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缺血性心臟病(中風)等情況。本港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包括銀屑病、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症、硬皮症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率為總人口的0.3至1%,當中女性的發病率較男性高80%,故女性心臟病風險亦相應增加。
盧家業表示,不同自體免疫疾病均會增加心臟病的風險。以銀屑病為例,患者患上冠心病的機率較常人高出91%;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患上慢性心臟衰竭、冠心病,則較常人增加兩倍;而系統性紅斑狼瘡更會增加3至4倍患上心臟疾病風險。他稱,自體免疫疾病患者因心臟衰竭而死亡的風險,較正常人增加14%。
他又提到,自體免疫疾病的病因未明,部分可能是家族遺傳,強調自體免疫疾病並非老人病,例如紅斑狼瘡,患者通常較年輕,即使剛成年亦有機會患病。他建議患者可因應自己病情,與主診醫生溝通,共同制訂合適的方案。除了定期接受身體檢查,患者亦須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做到飲食均衡、勤做運動、戒煙等。同時,患者亦須控制自體免疫疾病,以免增加心臟病的風險。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