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推回收分類欠積極 亂在區區 垃圾圍城

「綠在區區」回收點早前於聖誕長假時,出現回收物堆滿街的亂象。 「綠在區區」回收點早前於聖誕長假時,出現回收物堆滿街的亂象。
「綠在區區」回收點早前於聖誕長假時,出現回收物堆滿街的亂象。
東呼即應倡借鑑台日韓 為港官上一課
港府處理垃圾問題錯漏百出,減廢只一味寓禁於徵,推動垃圾分類毫不積極,回收配套又不成氣候,聖誕長假期間「綠在區區」回收點休息,回收物堆滿街,令人嘩然。而垃圾徵費於4月1日實施的時間日漸逼近,屆時恐怕社區上會出現更多「甩轆」亂象,為免垃圾圍城,《東呼即應》找來台灣、日本、南韓的垃圾分類經驗,讓港產官僚好好上一課。
根據環境保護署去年公布2021年港人棄置於堆填區的固體廢物量,平均每日超過1.5萬公噸,比較2020年增加5.4%,而人均垃圾量更比台灣、日本、南韓高出一大截。這些地區除了比香港早了很多年推行垃圾分類回收及徵費,垃圾分類方法也比香港仔細、複雜得多。
先說台灣,當地早在2005年便推行垃圾強制分類,並強調廢棄物有「回收的必要」,責任不在消費者,而在生產者(企業),他們要盡力讓消費者願意回收;而且當地實行「垃圾不落地」政策,居民不能把垃圾就地放,要直接扔上垃圾車,加上垃圾車逾時不候,故此居民企街排隊甚至追車扔垃圾的畫面,都變成台灣當地獨有風景。
熊本分8類 回收日期印月曆
日本可說在世界上把垃圾分類做得最仔細的國家,日本家庭垃圾一般至少也要分成「可燃」、「不可燃」、「可回收」及「大型」幾種,不同地區分類方法各異,甚至分類更仔細。以熊本為例,當地垃圾甚至要細分為8個種類,而不同類型垃圾,更有不同指定日子回收,複雜程度之高,就連當地機關都要把各種垃圾回收日期印在地區月曆上,以供市民參考。
至於南韓,當地於1995年便開始實行垃圾分類制度,垃圾分類方式也不比日本簡單,當中最令人頭痛的,就是一般垃圾和食物廚餘的分類,因為不是所有關於吃的都可以回收,例如豬骨、魚骨、食物硬殼、硬水果皮、茶或咖啡渣、部分香料等,都屬於一般垃圾,不能與食物廚餘放一起,連南韓人也經常混淆。
雖然垃圾分類不容易,但能有效「變廢為寶」,能切實減少垃圾堆填量,故香港也應好好參考外地成功例子,才能真正解決垃圾圍城問題。
日本地方事業投資家兼經營者木下齊,於2008年創立「熊本城東管理株式會社」,有份為共同簽訂垃圾處理合約出心出力,他著書分享「地方創生」的寶貴經驗:「就算自己的房屋再怎麼華麗,如果隔壁是垃圾屋的話,我想應該沒有人想進駐吧。周邊環境治安不良,或路面髒污,也會造成資產價值下滑。」可見垃圾問題事關重大。
當局於去年7月宣布,將垃圾徵費延至今年4月實施,當時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表示,考慮到前線清潔工團體反映,年底正值節日,加上人手不足,屬業界最困難時間,屬下的環保署卻沒有及早向回收點營辦團體作出要求,須在假期提供服務,結果造成「亂在區區」。
本報獻策 安排刑事犯清垃圾
東方早於2021年已獻上藍圖,就本港海洋垃圾氾濫,建議安排被判社會服務令的刑事罪犯,負責清理垃圾,以節省公帑,連議員都指有關建議值得參考,可令判社服令人士反思己過之餘,亦更加貼近回饋社會的判刑原意,希望港官處理垃圾問題「醒醒定定」,勿再敷衍塞責。
都市固體廢物徵費將於4月實施。都市固體廢物徵費將於4月實施。
都市固體廢物徵費將於4月實施。
東網版面新設計  一撳即睇東網版面新設計  一撳即睇
東網版面新設計 一撳即睇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