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橫眉冷看:適合與否 因人而異

筆者已踏入「知命」之年,跟同年紀的人相比,堪稱科技盲,故以下所寫內容,不過是少見多怪的表現,但還是堅持執筆,是考慮到《東方日報》讀者的年齡層甚廣,八、九十歲甚至年紀更高的長者,仍每天閱讀本報的,肯定大有人在。未必每位長者都能熟悉新科技,而某些新產品或許對健康有幫助,既是如此,本人乃不揣淺陋,姑且寫上幾句。
智能手錶已推出多時,筆者素來沒有特別留意,近日有電訊公司送我禮券,要在限期內選購產品,我便勉強買下一隻智能手錶,至今戴了兩星期。平情而論,這類產品對於年輕人來說,不過是花俏玩意,但對於長者,反倒頗實用。
你戴上智能手錶,它會顯示出閣下的血壓、心跳、情緒指數以至血氧含量,只要其中一個指標不正常,便立即發出警示。還記得在新冠疫情期間,很多專家都提議,家中要備有血氧儀,當時筆者幾經辛苦才買到,但原來普通的智能手錶,已經有上述功能。
這個小玩意還會告訴你,每天走了多少步、跑了多少步、燃燒了多少卡路里。對於我這科技盲,尤其佩服一隻簡單的智能手錶,如果整晚戴在手上,翌日就能替你計算出,昨晚合共睡了多少時間,其中淺睡、深睡分別佔幾小時幾分鐘,中途又醒過多少次,睡眠期間的呼吸品質如何。綜合而言,更會分析出你的睡眠質素,屬於上、中、平哪一個水平,如要提升或改善,還會替你提供方法。
但也有熟悉健康護理的朋友跟我說,長者經常看着自己血氧、血壓、心跳的起伏變化,或會形成心理壓力,故這類新科技是否適合,各人還須自行斟酌。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