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東呼即應:欄杆封路留缺口埋禍 誘行石壆車輛擦身過

出入水泉澳邨必經之路的水泉坳街,車來車往,險象環生,學童每天上學猶如玩命。 出入水泉澳邨必經之路的水泉坳街,車來車往,險象環生,學童每天上學猶如玩命。
出入水泉澳邨必經之路的水泉坳街,車來車往,險象環生,學童每天上學猶如玩命。
水泉澳邨日日險境 居民求助東呼即應
港府聲稱解決本地的房屋問題是重中之重,又作出在各區積極覓地建屋的姿態,但實際上卻有「做靚盤數」之嫌,皆因不少公共屋邨配套極差,居民生活十分不便。其中被網民評選為十大「伏味濃」屋邨之一的沙田水泉澳邨,自2015年入伙後,邨內配套近十年一直沒有改善。《東呼即應》近日接獲當區居民的投訴,指其子女在該區上學時,需要經過一條山路,但旁邊卻是車來車往的馬路,學童每天上學猶如玩命,《東呼》團隊曾到現場視察,發現上址確實險象環生,每步觸目驚心。
位於沙田的水泉澳邨於2015年開始入伙,至今已經人頭湧湧,距離水泉澳邨一街之隔的水泉坳街,是出入水泉澳邨上下山時的其中一條必經之路,近日《東呼》便接獲有附近居民投訴,指水泉坳街行人過馬路的時候險象環生。居民梁先生表示,通常是居於沙田博康邨的人使用這條路,認為居民走這條路的時候有一定危險,「年輕人可能好啲,但年紀大就會有問題」。
另一居民張先生則指,很多人走這條路,尤其是行山人士,「佢哋多數都是貪方便,唔使過馬路」,故行山後便直接走這條路下來。居民劉女士亦說,經常有人走這條路,但她自己則沒有,因為上方有天橋,又指前邊路口雖有欄杆封着,但卻沒甚麼作用,因為欄杆有缺口,人們只會繼續走。
運署齋擺警告標語無成效
另有居民指出,以前未有水泉澳邨時,這條路是行山人士的主要道路;但自從水泉澳邨居民入伙後,車多自然就危險,加上問題是現時有缺口讓人行,故建議當局應做點改善措施,譬如加強欄杆,讓行人走不到,「行唔到就自然冇人行」。居民畢先生則希望涉事道路有改善工程,坦言該路太窄了,「尤其有咗水泉澳居民後特別多車,想整闊啲路面」。
《東呼》表示,水泉澳邨作為沙田區最大規模的公共屋邨,但其路面設計卻偏偏存在嚴重問題,據運輸署所述,由博泉街到水泉澳邨升降機的一段斜坡,下方的石壆其實並非行人路,運輸署亦於石壆下方加設警告標語,提示市民不要走上石壆,但就無人理會。
涉事水泉坳街交通意外多
根據運輸署紀錄,單是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間,水泉坳街就已經發生了10宗有人受傷的交通意外,而鄰近的多石街和博泉街,亦分別有12宗和8宗意外,單單在水泉澳邨周邊,近兩年就出現了30宗有人受傷的交通意外,情況十分嚴重。
行人無視「前面沒有行人路」的紅色警告牌,照樣前行。行人無視「前面沒有行人路」的紅色警告牌,照樣前行。
行人無視「前面沒有行人路」的紅色警告牌,照樣前行。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呼即應爆料熱線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東網版面新設計一撳即睇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