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庫房空虛長見紅 開源無計須瘦身

本港經濟在疫後未見復甦,財赤高企,情況益發令人憂慮。財金官員承認,原預計最快在2025至2026年度,政府收支回復平衡,但以目前情況觀之,仍要更長時間,意味香港隨時重蹈1998至2003年金融風暴和沙士慘況,庫房長年空虛,民生維艱。此情此景下,香港未來不見曙光,應當何去何從?
入不敷支 難以扭轉
本港經濟可謂一片慘淡,樓股齊跌,而且跌無止境,連帶賣地收入亦大受打擊。去年首11個月,政府及一鐵一局共推出9個賣地項目,其中有多達6個項目流標,為本港土地供應史上出現最多流標次數的一年。而港府剛公布2023/24財政年度第四季(即今年1月至3月)賣地表,只有一幅工業用地推出拍賣,罕有全季沒有住宅或商業的官地推售,也是十多年來首次,原因心知肚明,就是樓市不振,發展商不願花錢,再推地也是流標收場而已。
業界指出,即使此次推出的工業地成功售出,全個財年的賣地收入亦只有100餘億元,連同已公布的補地價收入共約150億元,佔全年目標850億元僅約17.6%,差強人意。
更有甚者,本港進出口數據跌跌不休,去年9月本港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分別同比下跌5.3%和0.4%,雪上加霜。至於股票市場一池死水,國際金融中心魅力不再,同樣有目共睹。在種種不利因素下,港府入不敷支已成常態,本財政年度首8個月錄得1,641億元驚人赤字,財政儲備截至去年11月底只有6,707億元,僅及一年政府開支。
財金官員昨日就下月底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收集意見,坦言本港在疫情後進入「鞏固期」,不可能無了期增加開支,並預料需時數年才可回復至收支平衡;又強調本季不推售住宅及商業地是「審時度勢」的決定,不代表下一季度不賣地;並事先張揚今年未必再派消費券。儘管語調故作輕鬆,但危機感迫在眼前已是眾人皆見。
目前港府庫房空虛,賣地收入、印花稅收入等全部直線大跌,開支卻依然龐大,包括發展「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在在需財,兩者所需上萬億元計,即使發行債券先使未來錢,一樣無法追得上開支增長。面對愈來愈大的公共財政壓力,港府各政策局及部門不得不推行「資源效率優化計劃」,扣減2024至2025年度經常開支的1%,並將2025至2026年度額外扣減1%,所節省的資源將重新調配於推行新政策云云。
公僕過多 汰弱留強
挖東牆補西牆,顯然不是正道,但在港府開源無計、財政捉襟見肘之際,也惟有如此。當局強調,社福、教育、醫療等撥款不會減,那麼,最應該減、也最有空間減,肯定是冗員過剩的公務員隊伍。本港公務員超過17萬人,絕對是龐然大物,但工作效率如何,是否大而無當,市民心中有數。就連公務員學院院長都曾經講過,公務員隊伍之中不乏「搭順風車」的心態,他們工作只是敷衍,無助提升效率,跟港府自誇的「積極有為」背道而馳,徒令政府形象受損。
事實上,申訴專員公署又好,審計署也罷,不時指出部門之間各自為政,處理市民投訴毫不積極,甚至不斷拖延,互相卸責,以致問題日積月累,積重難返。單是食環署,就連為食物業處所發牌也一味拖,署長還大言炎炎是「手民之誤」,試問這些公務員是否「搭順風車」得過且過,無心政事,還不清楚嗎?一個政府是否執政為民、是否急民所急,跟公務員人數多寡無關,而是跟公務員有沒有做好份工有關。這些年,公務員薪酬開支年年增加,目前已接近一年1,500億元的高水平,佔政府總體支出逾兩成。
必須指出,《基本法》第107條訂明,特區政府財政須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和避免赤字。早前財金官員曾經放風,有意加稅和開闢新稅,引來社會不小反彈,現在又改口暫時無意加稅,需考慮市民和商界實際情況云云。在經濟依然不明朗之際,加稅顯然只是餿主意,只會令投資和消費更加疲乏,市道進一步萎縮。對市民孤寒,對公僕疏爽,絕對不合時宜。明乎此,最有效和最直接的節流方法,莫過於為公務員隊伍瘦身,汰弱留強,無謂再拖!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