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訪海洋公園了解本地河溪生態

擬平鰍通常會成群棲息於急流內。 擬平鰍通常會成群棲息於急流內。
擬平鰍通常會成群棲息於急流內。
【本報訊】香港大大小小的溪流,均存在不同的生態環境,包括高地山溪、低地河溪、河口、沼澤等,非常適合淡水物種棲息。海洋公園去年開幕的新展館「本地河溪生態館」,就展出本地原生淡水生境下,多種淡水物種及河岸動植物,包括擬平鰍、廣東米蝦及黑眶蟾蜍等。
擬平鰍是展館內的本地淡水物種之一,通常會成群棲息於急流內,扁平的身體結構有助適應水流較急速的河段,主要的食物是各種小型無脊椎淡水動物及藻類。一般野外所見的個體長約5厘米,少數會生長至7至8厘米。
包括擬平鰍廣東米蝦黑眶蟾蜍
另一館藏物種廣東米蝦,是乾淨河溪的指標,身長僅3至4厘米,身體布滿黑點,通常是透明,亦有紅、黃、綠、藍及啡等體色。廣東米蝦的吻突較短,以嘴巴附近4隻有小鉗的步足,剪碎和刮擦微細有機物或藻類,再用細小的顎足快速送入嘴巴。
黑眶蟾蜍俗稱「癩蛤蟆」,本地廣泛分布及常見的蛙類品種,體色由褐黃色至深棕色不等,全身布滿疣及小瘤,且四肢較短,不善跳躍,身長約5至10厘米。黑框蟾蜍眼後的一雙大耳後腺,除了可分泌毒液對付敵人,還能製成中藥蟾酥。
廣東米蝦身長僅3至4厘米。廣東米蝦身長僅3至4厘米。
廣東米蝦身長僅3至4厘米。
黑眶蟾蜍俗稱「癩蛤蟆」。黑眶蟾蜍俗稱「癩蛤蟆」。
黑眶蟾蜍俗稱「癩蛤蟆」。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