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坦言集:戰情變化

黎巴嫩哈馬斯總部被炸,哈馬斯政治局副主席(領導層的第二號人物)受襲喪生,以色列沒有公開承認責任。但個別部長的歡呼,應可證明為以軍所為。此舉一是以軍侵犯黎巴嫩,二是打擊哈馬斯,兩者都是使現時以巴之戰更趨惡化。或許在加薩不利之時,以軍需要用這樣的軍事成功振奮國內及軍內士氣,也同時打擊哈馬斯現時的銳氣。
其中,最大的政治作用是阻撓美國及西方各國推動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談的趨向。若進入停戰和談,以色列消滅哈馬斯,把巴勒斯坦人從加薩驅趕出外的企圖便會失落。美國已開始順從國際輿論,反對把加薩地帶的巴勒斯坦居民騰空、轉移。以色列便只能把戰爭的情況惡化,一是使哈馬斯堅持戰鬥下去,二是美國等要斡旋,也無從着力。
與此同時,伊朗南部受到恐怖主義攻擊,在往紀念已故革命衞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的人群中引爆預設炸藥,死亡近百人,為近年伊朗境內最大的恐怖主義事件。蘇萊曼尼被美國暗殺,目的是要打擊伊朗反美國侵略的最主要軍事力量。過去一年裏,在伊拉克、敍利亞等地反覆地對美國駐軍和基地進行的攻擊,都與伊朗策動有關,其主事者當是革命衞隊。今次的恐怖主義活動背後離不開美國因素,也與以軍近期在伊拉克、敍利亞的空襲相關。不單止是先發制人來抑制這兩地親伊朗的武裝部隊與哈馬斯等呼應,也是警告伊朗不要插手以巴之戰,或趁機驅趕美國在伊敍的勢力。時間上與以軍偷襲黎巴嫩哈馬斯重疊,二者便有相互配合的意義。
對美國而言,以巴之戰打亂了它在歐洲和中東的計劃與布局。烏克蘭戰爭已曠日持久,難以打下去。以巴之戰把美國拖入,但哈馬斯以至胡塞武裝成功的不對稱戰鬥方法,也把以色列推入困局。戰而不能勝,經濟更大受打擊。美國沒法說服以色列退兵,也沒法扭轉烏克蘭敗局,正進退維艱。但美國不是鐵板一塊的團結,內部各種利益爭持,還有今年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因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多番努力在中東游說,也勞而無功。
在烏克蘭或許會放手讓澤連斯基用北約武器襲擊俄羅斯本土,迫使讓步。在中東,以色列把戰場擴大,卻未必是拜登政府的主意,反而是美國親以色列的勢力希望挑戰伊朗,進行更大的決戰來扭轉以色列現時愈來愈明顯的敗局。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