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笑看天下:學生自殺 黑夜無盡頭

學童自殺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曾分析2016年至2018年發生嘅259宗兒童(18歲以下)死亡個案,100宗死於非自然因素,當中59宗涉及自殺。衞生署亦就學生自殺做調查,日前公開數據,經分析2022/23學年共33萬名學生嘅問卷評估後,推算曾計劃自殺嘅學生人數約9,240人。
教育局早前喺中學推行3層應急機制,截至本月2日,已接獲35宗需要「校外支援」嘅學校求助個案,確實反映校園情緒問題十分嚴重。
學生自殺嘅因素有很多,有學者指出,受新冠疫情影響,青少年孤單感會日益增強;有社工表示,疫後學生需要重新適應社交生活,追趕成績壓力亦較大,有學生甚至抗拒上學。事實上,談論學生自殺,原因千頭百緒,有無限可能。教育局嘅價值觀教育儘管加入如「孝親、團結、仁愛」等觀念,又強調「家國情懷、傳統文化」,可惜對於一個十多歲嘅青少年,呢方面都較為「形而上」而且甚為抽象,未能從青少年嘅真實生活入手而顯得「紙上談兵」,就是「隔」。
法國文豪雨果說過:「最黑的夜也會結束,太陽終將升起。」然而,老朽看過一個心理學非常著名的研究:科學家將狗兒關在通電嘅牢籠裏,只要小狗試着掙脫闖出去,就會遭到電擊。多次嘗試之後,狗狗漸學習到不論多努力,都只會帶來痛苦,於是,即使籠門直接打開,也不再通電,狗狗依然趴在地上;這是心理學著名的「習得無助感」。現今的香港學生,也許有太多「努力也冇用」嘅情緒,若然又冇家長「愛的關懷」、學校老師及時悉心輔助和社會嘅正能量,好易就想「死」。要言之,他們深感黑夜永無盡頭!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