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港聞

嶺大研發嶄新晶體語言 解碼鑽石結構

新的「晶體語言」SLICES能夠將鑽石等晶體以文字的形式解碼。 新的「晶體語言」SLICES能夠將鑽石等晶體以文字的形式解碼。
新的「晶體語言」SLICES能夠將鑽石等晶體以文字的形式解碼。
【本報訊】嶺南大學研發出嶄新的「晶體語言」,能夠解碼鑽石等的晶體結構,以獲取結構的組成和連接性,未來可應用於人工智能以開發新材料,更有潛力結合人工智能設計出革命性的半導體材料,可大規模生產低成本的太陽能系統,甚至研發出全新的超導體,在傳輸潔淨電能時不會引起電力耗損。
化成文字 設計新型材料
嶺南大學跨學科學院助理教授肖航及其研究團隊所研發的「晶體語言」,全名為「簡化線性輸入晶體編碼系統」(SLICES),能將晶體以文字的形式進行解碼,就如樂譜旋律中的音符一樣。新技術亦在超過4萬個晶體結構解碼測試中的準繩度高達94%,較傳統業界採用的「晶體擴散變分自編碼器」技術的準繩度為高。
肖航表示,SLICES能將文字代碼準確重建為原始的晶體結構,即使晶體旋轉、平移或重新排序,亦能夠確保代碼的準確性,協助人工智能更有效率地設計和研發出新型材料。
團隊續指,SLICES能完全自主地研發14種專為再生能源技術度身訂造的半導體理想候選材料,亦能驅動人工智能從已知的材料中獲得見解,並假設與現有結構不同的新結構,再進行嚴格驗證。
第一手消息請下載on.cc東網 iPhone/ iPad/ Android/
人人做記者
爆料方法 :
爆料熱線:
(852) 3600 3600
傳 真:
(852) 3600 8800
SMS:
(852) 6500 6500